浙江青田县石门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 理 试 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一律做在答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图1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进行测量。据图回答3-4题。
3.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判断B点的海拔高度及与A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
A.54581米、 1.386米 B.55.405米、2.210米
C.53.757米、0.824米 D.53.757米、0.562米
4.图乙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大的溪沟 ( )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
5.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 )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
6.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
下列哪一个地区?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 )
A.122.5°E ,21.5° N B.120°E,45°N
C.117.5°E,21.5° N D.122.5°E,23.5° N
8.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
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 D.9月9日前后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9-10题。
9.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
A.12时 B.9时 C.8时 D.5时
10.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 .丁图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1-13 题。
11.D地位于 ( )
A.南极点 B.南极圈上 C.南极圈内 D.南极圈外
12.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 )
A.白昼等长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日影同向 D.季节相同
13.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 )
A.左移 B.右移 C.上移 D.下移
读下图,完成14-15 题。
14.若甲、乙两城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 )
A.6小时 B.8小时 C. 16小时 D. 18小时
15.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 )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 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图2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90°E)地方时是12点。读后回答16-18题。
16.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
A.45oN,90oW B.45oS,160oW
C.80oS,120oE D.0o,160oE
17.图3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
A.12oN B.24oN
C.0o D.8oN
18.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大约至少需要几天,P点的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 )
A.约半年 B.约三个月
C.约一个半月 D.约半个月
读右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19-20题。
19.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7月6日7时 B.1月6日7时
C.7月6日19时 D.1月6日19时
20.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左图是拉萨、北京、长沙三地的气候资料图,分析回答21-24题:
21.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 ( )
A.北京、长沙、拉萨 B.拉萨、北京、长沙
C.北京、拉萨、长沙 D.拉萨、长沙、北京
22.丙地比甲地7月气温低的原因是 ( )
A.丙地深居内陆 B.丙地夏季风弱
C.丙地海拔更高 D.丙地纬度更高
23.乙地5月光照比8月少是因为 ( )
A.5月太阳高度较低 B.8月白昼更长
C.5月降水更多 D.8月气温更高
24.丙地4月降水较少是因为此时 ( )
A.西南季风较弱 B.东南季风较弱
C.东北季风较强 D.西北季风较强
下图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后完成25-27题。
?
?
25.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6.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
A.高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27.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 )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28.下列风向或河流流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
29.读图,判断下列等值线图中正确的是 ( )
下图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便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能的多少随时进行调整。据此完成30-32题。
30.右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六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1.200面大镜子中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时与地面的倾角最好是 ( )
A.34° B.23.5° C.57.5° D. 56°
32.在该地建太阳能电站的区位条件是
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太阳辐射强 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晴天较多
③地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有保证 ④靠近该国东南部,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52分)
33.(10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大陆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大陆度”是表示大陆对各地气候形成影响程度的指数。其公式为:
D=1.7×ΔT/sinΦ-20.4
(式中D为大陆度,ΔT为气温年较差,Φ为纬度)。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统计数据。
漠河
哈尔滨
北京
上海
广州
西沙
最热月平均气温
18.4
22.7
26.0
27.9
28.3
28.9
最冷月平均气温
-30.6
-19.7
-4.7
3.3
13.4
22.8
气温年较差
49.0
42.4
30.7
24.6
14.9
6.1
材料三:cos59o=0.515
(1)若图中O点位于某大陆的中心,导致A、B、C三地大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若在南半球D地的大陆度比F地 ,其原因是 。(3分)
(2)若圆心O点位于大洋中,则图中大陆度最大的点是 。(1分)
(3)上海的大陆度约为 ,北京、上海、兰州三地比较,大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四川盆地的大陆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 。(3分)
(4)简述我国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2分)
(5)我国大陆度是同纬度地区最高的,这对于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1分)
34.(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甲处的山地从地质构造看,其成因属于 _____ 。
(3)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是_____ __ _ _;③,④两处有一处为可作装饰材料的岩石是_________ __处; 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_________ __处。(填字母)
(4)地层年龄比较(单项选择) ( )
A.⑤>② B.⑤<② C.⑤=② D.无法比较
(5)形成此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不定项选择) ( )
A.岩层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
35.下图是局部区域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A和B)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M的地理坐标为 。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
地球上有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3)图中,等值线B的数值应为 。
(4)有关经线X度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于1100E B.等于1300E C.小于1300E D.大于1300E
(5)以下四幅图表示该日我国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旗杆立于O点)杆影端点移动的轨迹和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36.(13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归纳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6分)
(2)比较ABC三地年较差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7分)
> > (填字母)
年较差最小 原因:
年较差最大 原因:
年较差居中 原因:
37.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回答问题。(15分)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2分)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图示海域东西C、D两侧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B
C
B
A
C
B
D
C
B
D
B
D
D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A
C
B
B
A
C
C
A
D
B
C
B
C
D
A
B
33.(10分)(1)距海远近不同。 大, 距大陆中心越近,受大陆影响越大。(3分)
(2) CF (1分)
(3)60.8,兰州>北京>上海, 大 (3分)
(4) 北方地区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南方
(5) 冬冷夏热的气候降低了居住的舒适度
34. (8分)褶皱 (2) 向斜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堆积成山)(3)B ③ A (4)A (5)ABD(2分)
35.(6分) (1)(1200E 200N)1分 (2)从200N向南北两侧递减 (1分) 700S及其以南地区(1分) (3)800 (1分) (4)D (1分) (5)A(1分)
36.(13分)(1)南小北大,年较差由南向北递增;
平原年较差大,高原山地年较差小;
离海洋近的地方年较差小,内陆年较差大。(6分)
(2)C>A>B(1分)
B年较差最小 原因:该地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山地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削弱了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温度较高,而夏季则是普遍高温,因此冬夏温差小。
C年较差最大
原因:该地处东北平原,冬季风影响强烈(受地形阻挡弱),因此冬夏温差大。
A年较差居中
原因:地处内蒙古高原,山脉对气流阻挡作用弱,冬季风影响大,故较冷;夏季因地势高,较凉爽,因此冬夏温差较小。(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