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10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 。
(2)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4)念天地之悠悠, 。
(5) ,拄杖无时夜叩门。
(6)伤心秦汉经行处, 。
(7)《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8)人生在世,面对得失时,我们应该拥有《岳阳楼记》中“ , ” 的豁达胸襟。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十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习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中华文化 【甲】 (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cāng ① (A.沧 B.苍)桑仍绵延不绝。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以诗和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 【乙】 (A.演唱 B.演绎)中领略 ② (A.liè B.lüè)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 , , 。 。《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1)请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处: ②处:
(2)请为文中甲处、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依次填入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2、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6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怀古诗含蓄蕴藉,有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于曲折之处微露讽世之意。
B.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一片痴心。
C.“寂寂江山摇落处”这幅荒村日暮图用象征手法写出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
D.诗人长沙过贾谊旧居凭吊知音,即景生情,心生慰藉,惆怅之意渐被抚平。
5.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①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②,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肆:极,甚。②沔(miǎn):沔水。沅、湘、汉、沔,都是江水名称。③一舍:三十里。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2)拥毳衣炉火 拥:
(3)其势益张 益: (4)余兄子瞻名之曰 名:
7. 对文中画破浪线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C.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D.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9.请简要分析甲乙两篇文章的写景方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风雪日月山 李迪
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叫赵程皇。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
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胖姑娘就在这里当加油员。
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山口风大,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把油加满。人可老多了。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哪儿都冷,哪儿都不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话是这样说,可坚持有多难啊!
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海拔六千多米。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啊,这身影好熟悉!是谁?是妈妈啊!我飞奔过去。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妈妈,妈!我大声叫着。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妈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让被子压得往下沉。我放声大哭。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
妈说,丫头别哭了,去好好加油,人家等着呢!
妈刚退休,可我觉得她已经老得不行了。我不知道她在风雪里站了多久,身上的衣服全湿了。她本来可以寄钱给我,让我在这儿买被子。可是,她没有寄,也没有打电话说要来送被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在风雪中,翻过大板山,把被子从张掖背了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可怜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路边,央求过往的车把她拉上,说我丫头在加油站,是给你们加油的,我从张掖来,想去看看她,求你们把我拉上吧!车,一辆又一辆过去了,没有人理她。在风雪中,妈坚持着。终于,有个好心人把她拉上了。本来八九个小时的路,因为风雪,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妈跟我说,丫头,你长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已走了。有些苦,有些难,是你必须要经历的。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人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分别时我不敢回头,怕发现她在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
您好,欢迎光临!九十三号油加满吗?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微笑着。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说到这儿,程皇停了下来,眼里闪着泪,遥望日月山。我知道,她又想起了妈妈。
10.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头交代主要人物,并通过写赵程皇笑谈“胜天半子”,突出她的豪爽乐观。
B.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山风之烈之恐怖,“嗷,嗷”拟声,再现情境。
C. 小说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如“路上能摸到云”,突出了山路的高、险。
D. 小说构思巧妙。文中有大量的对话,叙事简洁,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11.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
(请赏析加点词,3分)
(2)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3分)
12.小说两次写赵程皇流泪。这两次流泪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6分)
13.“被子”在小说情节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小题。 (12分)
①中国古代社会, 有知识、 有文化、 有名望、 有社会地位的“士” 这一阶层最为人推崇的品质有三点:一是风骨, 二是风雅, 三是风流。其中, 风骨是指士人有刚健气质和耿介性格, 风流指其出众才华和不拘于世俗的放逸洒脱。而风雅则相对中道一些, 它处于三种人格中间地带:它强化骨鲠、 端正之气就是风骨,增加超迈、 俊爽之气则为风流。
②孔子讲“温柔敦厚, 诗教也”。这是讲“温柔敦厚” 是风雅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但孔子以“温柔敦厚” 为风雅定调, 并不意味着人性因此柔顺软弱, 而恰恰是要由此彰显人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 面对世间种种不平和险境, 以泰然心态面对方为真勇者和大丈夫。如公元前 202 年, 刘邦率大军围困鲁国曲阜, 面对行将降临的屠城灾难,“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 弦歌之音不绝”, 这种对文明价值的无畏坚守, 显然是一种大风雅和大勇敢。同时,儒家的温柔敦厚, 也不是不讲原则, 而是外圆内方, 怨刺不失善意, 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不伤大雅。
③在中国文明以教化为本的传统中, 奠基于诗教的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孔子之所以将诗教排在“三教” 首位, 原因无非在于诗总是传达关于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情愫, 能够使人在受教育之初, 就因感悟世界美好而兴发良善心志, 进而使人性变得积极、 健康、 乐观。风雅之教, 从而具有了在人性源头处发蒙人性、 重建人性的性质。
④在中华文明史上, 风雅不仅关乎士人个体的精神养成, 而且更关乎家国天下的风尚再造。它是一个从个体修身逐步向国家等宏大问题蔓延的价值连续体。其中, 在个体层面, 风雅表现为士人文质一体、 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在家族层面, 它表现为对人文教养和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视, 古人所谓诗礼传家、 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之论, 无一不是将良好家风的养成作为家族延续最重要支撑力量。在国家层面, 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数千年风雅传统的开端, 此后的中国史, 就是对这一传统不断追忆、 回溯、复归并发扬的历史。孔子讲:“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种对风雅传统的不断复归, 有效保证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 同时也使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竞合中, 始终保持着文化优越性。
⑤这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质的立人、 立国之道, 在世界文明史中显现其独特性。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 建设, 不仅应指自然界山川秀美, 当然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
(摘编自刘成纪《走向风雅》)
14.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①段将风雅与风骨、 风流进行比较, 让读者对“风雅” 这一概念有了初步认识。
B.第②段引用孔子的话和举“鲁中诸儒” 的例子进一步阐释风雅“温柔敦厚” 的品质。
C.第③④段着重分析了“风雅” 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的重大价值及风雅传统的意义。
D.第⑤段高度肯定了“美丽中国” 建设中自然界山川秀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性。
15.“温柔敦厚”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16.文章认为我们今天提倡的“美丽中国” 建设,“也应将风雅纳入其中”, 理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五) 阅读以下资料,完成17—19题。(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未成年人独自乘坐网约车遭险事件频发。为此,2018年10月,滴滴出行APP内增加了“请勿让未成年人独自乘车”的提醒、确认环节。2019年1月1日—31日,平台共接到1058个电话问询“为何未成年人无法独自叫车”,问询者以16至18岁为主。未成年人能否独自乘坐网约车,这一话题引起人们热议。
【材料二】下表是“滴滴出行”发起的关于“未成年人能否独自乘坐网约车及理由”的调查。
态度 占百分比 理由 人数
能 57% 能独自坐出租车就能坐网约车 46401
与其限制乘车人,不如加强司机管理 85525
16岁可以外出打工,当然可以独自乘车 38517
不能 43% 安全再完备也防不住司机临时起意犯罪 26229
监护人必须对未成年人的安全负责 17322
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弱 20821
【材料三】针对未成年人独自乘坐网约车的安全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发声。
网友:在网约车系统层面绑定亲属关系,每次将打车进度实时推送给家长。未成年人打车时,系统应自动分配评价服务好、服务时间长的网约车司机。
黄女士(家长):我在日本留学,在日本,孩子很小就自己坐车上下学,确实不能把孩子当个宝,但也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体制。
杨博雷(律师):让未成年人能够搭乘网约车,我们可以对司机采取更严格的审查,按照我们公务员录取标准的这种政审条件,我觉得每一个出来的都是精英,现有技术可以做人脸识别,可以做指纹,检验他的真实身份。
陈城(新闻特约评论员):从长远来看,针对未成年人的乘车保护,还应该放大到法律层面。仅仅加强对司机的审核,只针对出行领域,也未必能百分之百解决问题。只有在各个领域都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安全,树立起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零容忍的社会共识,才称得上真正的安全。
17.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滴滴出行APP内的未成年人乘车提醒、确认环节,是为了未成年人乘车安全而增设的。
B.有家长认为日本孩子能自己坐车上下学,在完善的安全体制下中国孩子也可独自乘车。
C.滴滴平台接到1058个“为何未成年人无法独自叫车”电话中,问询者以未成年人为主。
D.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未成年人能否独自乘坐网约车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解决。
18.阅读【材料二】,请简要概括你从该调查表中获得的结论。(4分)
19.阅读【材料三】,针对未成年人独自乘坐网约车的安全问题,社会各界有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3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0.填空题。(3分)
在《水浒传》中五侯杨令公之孙是 ,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被称为 。
因 一事,被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21.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3分)
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是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帅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西游记》)
语段中“这场祸”指的是什么?请简述。
三、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你以“钥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
(1)霜重鼓寒声不起。(2)隔江犹唱后庭花。
(3)乘风破浪会有时。(4)独怆然而涕下。
(5)从今若许闲乘月。(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3分)D
3.(7分)
(1) (2分)①处: A ②处: B
(2)(2分)甲处: B 乙处: B
(3)(3分)C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6分)
4.(3分) D
5.(3分)颔联描写深秋日暮时节衰草萧索、寒林空寂的景象,渲染贾谊故宅的萧条、清冷,表达作者独寻的景仰之意和痛苦、惆怅之情。(指出景物“寒林”“衰草”1分,指出景物特点1分,氛围1分,情感1分,满三分为止。)
(二)(16分)
6.(4分)(1)消失 (2)裹,围 (3)更加 (4)命名,取名
7.(3分)C
8.(1)(2分)(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2分)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9.(5分)甲文写景,使用白描手法,用“痕”“点”“芥”“粒”等量词简笔勾勒出一幅苍茫浩渺的西湖雪景图;乙文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先写江涛汹涌、风云变幻,再写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描绘了雄伟壮阔的景象。
(3)(20分)
10.(3分)D
11.(6分)(1) (3分)“钉”字极具力度,形象地表现寒威之烈及令人彻骨疼痛的情态。
(2)(3分)人物肖像描写,“佝偻”“飘白的头发”可见母亲衰老、疲惫,凸显路途的艰辛,也表达了“我”的感动和疼惜。
12.(6分)①第一次是“我放声大哭”,突然看见送被子来的母亲,充满惊喜与激动,见到亲人尽情释放心中的思念与委屈;②第二次是“眼里闪着泪”,是对母亲、家乡的思念,对母亲风雪中送来温暖与慰藉的感激。
13.(6分)①站里被子小,突出条件差、天气冷、困难大,是赵程皇打电话回家的原因,
推动情节发展;②母亲不声不响、历尽艰辛送被子,是故事的高潮,突出关心、怜惜女儿的母亲形象;③小说结尾,被子成了父母的鼓励、支持的象征,是赵程皇的精神动力,升华了小说主旨。
(四)(12分)
14.(3分)D
15.(4 分)超越世俗价值之上的雄强和果敢,以泰然心态面对不平与险境;(2分)外圆内方,怨刺不失善意,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待人接物。(2 分)
16.(5 分)风雅之教是一切人文教化的始基,能发蒙人性,重建人性。风雅关乎家国天下风尚再造,能有效保证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并始终保持文化优越性。
(五)(10分)
17.(3分)C
18.(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结论一:赞成“未成年人能独立乘坐网约车”的人略占优势。
结论二:无论是否赞成,大部分理由都与网约车司机有关。
19.(3 分)(1)改进网约车系统。(2)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审查。(3)在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乘车安全(每点1分,意对即可)
(六)名著阅读(6分)
20.(3分)杨志 青面兽 卖刀误杀牛二
21.(3分)因蟠桃会没被邀请,孙悟空变成赤脚大仙的模样,到瑶池偷吃仙品、仙酒,还误入老君宫阙,偷吃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