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以及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的共鸣。为沿线国家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以及密切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注入了强大动力。
导入:“一带一路”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铁骨铮铮英雄史——通西域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今朝 铁骨铮铮英雄史——通西域阳 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阳 关玉门关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
地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
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
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
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小国林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受到匈奴的侵扰张骞通西域 招 贤 令
自古以来,我族人民
常被匈奴压迫,黄河
附近的人民更常遭匈
奴骚挠,为大举反击
匈奴,现招募一勇士
出使西域,联合大月
氏,共同夹击匈奴,
重赏。钦此!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须完成什么任务?最后是谁应募出使?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汉武帝亲自为张骞送行汉武帝张骞请依据图片和材料,猜想张骞一路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匈奴的威胁语言不通粮食不足危险、环境恶劣等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通西域人物
时间
目的
经过
结果张骞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10余年,阔别13年才返回长安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问题思考: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张骞不屈不饶,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张骞第二次通西域时间
目的
结果公元前119年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积极备战打击匈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
西域的具体情况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大获全胜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前138年)(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向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交往,所以称为“凿空”。材料研读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2、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张骞通西域有什么意义? 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想一想: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西 亚、中亚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陆上丝绸之路(yuān)新 疆对号入座产地西域产地中原 假如你是汉朝或西域的商人,你想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那你能卖些什么?你会如何为你的客人介绍你的商品?活动探究请根据材料,归纳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大作用? 材料一:据《汉书》记载,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呈现繁荣状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器、漆器、银器源源不断传入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宝、皮货、药材也不断运到中国。
材料二:中国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西传,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西方的各种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丝绸之路的作用对西域的管理
时间
职责
意义公元前60年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汉疆域图对比秦朝的疆域,西汉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克服重重困难,是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虽到达安息后受阻,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班超
32—102年对西域的管理设置西域都护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标志着西域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重建西域各国
与汉朝的联系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印度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孟加拉湾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今朝 一带一路 谱新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
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
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
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传承】—历史和现实的呼应谈古论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结合历史上的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课后活动1.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控制西域各族
C.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设立西域都护导练:C2.小明在网上看到2008年6月17日这一天发表的题为《奥运火炬感受西域风情》报道。通过报道的题目,你可以判断,2008年火炬在6月17日可能传递的地点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D3.“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杭州A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和纽带,陆上“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