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01 16:06:00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主要降水类型》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
2、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3、能判断家乡主要属于的降水类型
形成条件
主要类型
小结练习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的条件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空气上升过程中,温度会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9克17克30克返回降水三种主要类型地形雨【空气沿迎风坡上升】对流雨【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锋面雨【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条件返回地形雨返回课堂小结想一想 浇灭上方谷诸葛亮烧的火,救了司马懿的那场大雨是怎么形成的?属于那种类型的雨呢? 对流雨对流雨示意图地形雨地形雨示意图锋面雨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主要降水类型》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 初中地理?
2年级 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 第四章?第二节?
5学时数 10分钟片段教学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深刻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
(2)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3)能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并能简要分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课前提供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自主学习任务、知识呈现、诊断评价、课后反思几个学习环节先自主学习,尝试完成课文活动及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 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深刻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及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能联系家乡的实际,体验到水资源的珍贵性;从中领悟和培养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降水的形成条件及三种主要降水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2、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主要要素之一,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鉴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降水教材也只选讲有关最基础的知识,而其中的主要降水类型,教材讲了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降水的测量方法,由于是十分钟片段教学,本节课只选将了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因此本节课设计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创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平台。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②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难点:①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②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3)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活动及学案的设计。
学生:预习教材,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学习环节。
3、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内容,学生这个阶段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信息的丰富,思维也初步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可以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多媒体手段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以及根据学生以后知识,或根据生活体检,加强学生对降水形成条件和降水类型及成因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4、设计思路
通过教师课前导入,让学生明白降水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进一步知道降水形成的条件;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动画演示降水类型及成因,让学生能结合实际分析判断家乡及世界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的降水类型及成因。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
教师小故事导入设疑:
在上课前,我先跟同学们讲个故事,同学们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赤壁之战用什么打败曹操十万大军?
而在后一次与司马懿对战时,诸葛亮再次用到了火攻,然而这一次情况怎样呢?
当时正值夏日炎炎,而大火熊熊燃起,将司马懿数十万大军陷于绝境之中,正当大军快绝望时,一场大雨顷刻将熊熊大火扑灭,司马懿喊出了“天意啊,天助我也”。
这难道真是“天意”?这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能否解开这个“迷”。
听教师的小故事,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降水的形成条件。?
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降水形成条件的好奇心。
学习目标与步骤展示(30′′)
教师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
学生结合学案看投影展示?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对今天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1′30′′)
1、教师设问:降雨是怎么形成的?
2、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订正,将答案归结到: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教师投影展示降雨形成原理图片。
4、教师结合图片补充说明三点:A、空气中的水汽需要达到过饱和;B、小水滴还需要互相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C、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
1、思考、讨论,根据课前预习的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体验说出降雨是怎样形成的。
2、观看投影,分析思考降雨形成原理,并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
1、使学生思考降雨形成的条件和明确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2、使学生深刻理解形成降水的条件。
三种主要降水的类型及成因(6′)
1、教师投影出示: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的形成示意图和“地形雨”形成过程动态视频。
2、指导学生分三小组讨论、探究,对照教材上提供的三种降水的概念,分析三种类型降水发生的条件。
3、根据小组代表发言,及时评价、订正,把握住关键所在:
A、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举例:赤道及其两侧、中纬度地区夏季的午后。)
B、地形雨: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到山地阻挡时。(举例:山地迎风坡;我国台湾的火烧寮、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C、锋面雨:发生在冷、暖两种空气相遇时。(举例:中纬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4、教师设问:同学们联系家乡实际,试判断我们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并说明原因。
5、教师针对学生回答,及时评价、订正。
1、学生按教师的指导分成三小组,分别观察“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的形成示意图和“地形雨”形成过程动态视频。
2、小组对照教材上提供的三种降水的概念分别讨论、探究,分析三种类型降水发生的条件。
3、小组代表根据小组的讨论、探究,分析分析三种类型降水发生的条件。
4、思考,讨论,交流,举手回答家乡主要的降水类型,并分析原因。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关注家乡的意识;综合前面所学的地图、地形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将不同降水类型发生的条件做了比较分析,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结与练习(1′)
1、教师投影展示课堂小结。
2、教师点题设问:同学们现在能否解释浇灭上方谷诸葛亮烧的火,救了司马懿的那场大雨是怎么形成的?属于那种类型的雨?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订正,并把握住:这是一场夏季的对流雨,大火加剧了地面热的程度,导致近地面空气受热,剧烈膨胀上升形成的。
1、学生根据小结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2、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迷“。
1、知识再现,加深印象。
2、综合前面所学的地图、地形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将不同降水类型发生的条件做了比较分析,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主要降水类型》
一、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二、三种主要降水的类型及成因
1.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
2.地形雨: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到山地阻挡时。
3.锋面雨:发生在冷、暖两种空气相遇时。
三、小结与练习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编制了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使用说明通过课前预习,尝试完成课文活动及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
?? ?2、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设疑探究,联系家乡实际,试判断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解释浇灭上方谷诸葛亮烧的火,救了司马懿的那场大雨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关注家乡的意识;综合前面所学的地图、地形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将不同降水类型发生的条件做了比较分析,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作为十分钟片段教学,限于时间的原因,对于降水形成的条件还未能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分析,也未能对教材《主要降水类型》部分安排的活动:降水的测量进行处理。欢迎前辈多多指导!
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主要降水类型》学案
【使用说明】
1、提前预习本课,完成课前预习。
2、通过课前预习,尝试完成课文活动及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
2、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3、能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并能简要分析原因。
【学习重点】
1、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2、掌握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理解掌握降雨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1、一般认为,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 ;
(2) 。
学习任务二: 掌握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及成因
2、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
(1)对流雨: 。
(2)地形雨: 。
(3)锋面雨: 。
【知识呈现】
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三种主要降水类型
【诊断评价】
1.“地形雨”多形成于( )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沿海迎风坡 D.背风山坡
2.长沙的主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3热带雨林地区主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课后反思】
理解记忆掌握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和三种主要降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