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数学广角——优化
(1)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班级后进生与同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的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
2.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课件出示例2画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合理安排时间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数学广角里去学习一下,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揭示课题《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讨论
想一想:你平时沏茶时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说给大家听?
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提问)小明先烧水行吗?
看来,合理安排时,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后顺序)
那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呢?
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
那小明要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小明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
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
(1)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
(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2)还有谁有更快的方法?(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
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14分钟)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
洗茶杯、找茶叶(共11 分钟)
③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
洗茶杯
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师: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为什么?
生:第二种,因为用的时间少。
师:在哪节省了时间?
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
看来,合理安排时,不仅要考虑哪些事应该先做,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板书:同时进行)那么,像这种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出示流程图)
5、小结:上面②③这两种方案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的。③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两件事,而②的方法是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请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一些生活小问题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肯德基餐厅画面)师述:星期天上午,聪聪和妹妹来到肯德基餐厅,准备美餐一顿。呵,店里的人可真多呀!妹妹说:“我们赶快去排队买食品吧!”聪聪摇摇头说:“不,我们应该先去寻找座位更节省时间!”同学们,你们同意谁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能让他们早点吃上食品吗?和同桌一起商量商量吧。(生讨论后回答)
2、师:同学们帮聪聪和妹妹解决了难题,他们非常感谢你们。可我的邻居小红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她呀?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吃药画面)小红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应怎样安排事情,才能让小红吃完药后能尽快休息?(学生汇报,老师出示最佳流程图)
3、对于他们的安排,请你说说看法。出示课件:(1)、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2)、为了节省时间,红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蜘蛛侠》。
师小结:通过分析上面的事情,我们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讲究科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班级后进生与同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2.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谈话:“饼”大家吃过吗?烙饼不但好吃,而且还藏着数学问题,大家想知道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烙饼过程中的数学知识吧!
(揭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A、课件出示:妈妈烙饼的图
1、现在如果妈妈烙1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6分钟)
谁能利用你手中的图片来烙一烙,为什么是6分钟?
(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
2、如果妈妈要烙两张饼的话,最少要几分钟?(6分钟)
谁来烙一烙?
指生用图片演示
1张饼最少6分钟,烙2张饼应该12分钟才对。这怎么回事儿?
(因为一个锅可以同时烙两张饼,这样同时烙可以节省时间)
3、课件出示:这时小红走来了,她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
问:现在妈妈要烙几张饼?(3张)
那你知道妈妈烙这3张饼的时间最少是多少吗?
指生说
B、分组交流烙3张饼的方案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一张一张的烙,时间3×6﹦18分钟
2、先烙两张再烙第三张,时间3×4﹦12分钟
3、先烙两张正面,再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最后烙剩下的两张反面,时间3×3﹦9分钟
(生用实物投影边投示,边介绍。)
C、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得出9分钟烙饼的方法。让学生再按照这种方法重新烙一次。
2、小结:这种方法每次锅中都有2张饼,不浪费时间。看来我们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3、取名
像这种烙3张饼有那么多的数学奥秘?那我们能不能给他取个名字?(快速烙饼法)
D、推广应用
1、前面我们一起烙了1张、2张以及烙3张的最佳方法。如果现在烙4张饼,你觉得怎样烙才能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2、如果现在要5张,怎么烙?谁来介绍一下方法?
3、6张、7张、8张、9张怎么烙呢?
E、总结烙法
1、从烙2、4、6、8……张饼,怎样烙最快?发现什么?那烙3、5、7、9……张饼呢?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烙双数时,可2张2张来烙;烙单数时,可先2张2张烙,最后剩下3张按最佳烙法来烙。)
3、小结:只要我们合理的安排事情,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美味餐厅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课件出示图片:这一天餐厅里来了3位客人,每位客人点了2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各自的方案。
指名学生说方法。
2、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煎2条鱼,两面各需要煎5分钟,煎熟3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
高效率。老师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和
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先烙两张正面,
再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
最后烙剩下的两张反面。
时间:3×3﹦9分钟
教学反思
(3)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班级后进生与同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2.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负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在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