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
四、运算律
买文具
(授课老师:曾旭莲)
内容:课本P47-48页的内容
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
过程:
一、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的运算顺序
(35+28)×15 25×8÷2 48+64-27
300-16×11
二、指名口答以前学过的运算顺序
(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新授
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谈话引出课本P47页情境图,让学生说说文具店里能找到什么数字信息。
(2)让学生根据数字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3)教师出示:泡气想在这里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钱?你能帮他解决吗?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分步:
22×3=66(元) 综合算式:22×3+24÷4
24÷4=6(元) =66+6
66+6=72(元) =72(元)
答: 。
(4)分组讨论运算顺序,并得出结论: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5)即时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8÷4 (96-6)×(15+9)
12×100-80÷8
(6)如果12×100-80÷8要求先算减,再算乘,最后算除,怎么办?
师:要改变运算顺序,必须添上小括号。
2、出示:试一试9÷3×5-2=1成立吗?
(1)提问按顺序计算是不是等于1?同桌互相讨论怎样才能得到1。
(2)引出中括号,让学生认识中括号,并在练习本上试写一写“[ ]”。
(3)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它的运算顺序怎样呢?(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引出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4、让学生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 )的运算顺序计算。
(2)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 )法,再算( )法。
(3)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最后算( )。
5、质疑:课本P47-48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比一比,算一算。
12×(8+4)÷2 12×[(8+4)÷2]
2、解决问题:
小客车比吉普车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本P49页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