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1 07:58:39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第十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
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基础梳理单元通关真题体验基础梳理
知识储备一、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1967年,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③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原子弹氢弹东方红一号(2)杂交水稻:1973年,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 ”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计算机技术: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5)生物工程技术: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袁隆平南优2号神舟五号三1983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①提出:1956年,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②内容: 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上“ ”。
③意义:促进了文学、电影艺术的发展繁荣。
(2)曲折的年代: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②“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篡改和歪曲。
(3)文艺的春天:新时期,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继续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文艺要为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毛泽东艺术百家争鸣人民3.教育事业的发展
(1)奠基:
①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制定了 的教育方针。
(2)曲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于1966年夏被废止。
(3)发展:
① 年,恢复高考制度。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 ”指导方针。
③1986年,《 》颁布。
④1995年,中央提出“ ”战略。全面发展1977三个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①特点: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强调个性自由表达。②代表:唐璜西风颂巴黎圣母院(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
①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②代表:人间喜剧(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
①特点: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②代表: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强调理性,画面严整与和谐。
②作品:法国大卫的《 》《拿破仑加冕》等;法国安格尔的《泉》。马拉之死(2)浪漫主义美术
①产生: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重感情,追求幻想。
②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
①产生:19世纪中期的法国。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作品:法国米勒的《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4)印象画派
①产生: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的瞬间印象。
②作品:法国莫奈的《 》,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日出·印象(5)现代主义美术
①产生:20世纪以来。反传统和理性,重视个人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
表现。
②作品:西班牙 的《格尔尼卡》。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浪漫主义音乐:
①兴起于19世纪初,鼎盛时期是19世纪中叶。
②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③代表: 的音乐家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奥地利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 ”,代表作是《蓝色的多瑙河》。毕加索德意志圆舞曲之王(2)歌剧:
①意大利的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②法国歌剧家 的作品《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3)现代主义音乐:二战后,通俗音乐,如摇滚、蓝调、爵士乐等,吸引了无数听众。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①诞生:1895年,法国的 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比才卡门卢米埃尔②发展:(2)电视
①产生: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 发明了电视。
②发展: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20世纪30年代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卓别林浮华世界贝尔德单元通关
补漏查缺一、选择题
1.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试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际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解析:A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64年”。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项正确;“银河-Ⅰ号”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B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C项错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是在1965年,D项错误。2.“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当这首歌曲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的时候,中国正处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析: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应该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时的情景。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时间不符,A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年到1966年,时间不符,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年到1976年,C项正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1978年之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3.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2.2倍。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华罗庚解析:A 材料反映出我国水稻产量的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A项正确。4.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解析:D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和杂交水稻“南优2号”出现的时间,前者是1970年,后者是1973年,故D项符合题意。5.“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解析:A 注意理解材料中“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等信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1956年春,正式提出“双百”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由此分析,A项正确。6.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
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解析:D 材料中出现网络艺术,但不能说其主导文艺创作,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新的文学发展,不能说传统文学走向衰落,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多种文艺创作方式,并未说明其走向成熟,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等,可知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D项正确。7.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2020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
A.33周年 B.35周年
C.43周年 D.45周年解析:C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恢复。2020年是恢复高考43周年。8.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解析:D 扫盲工作的开展与基础教育发展密不可分。9.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解析:C 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张是“科教兴国”,C项正确。10.雷内·韦勒克在谈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时,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这一流派的创作风格是(  )
A.自然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B 浪漫主义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特点是充满瑰丽的想象,手法夸张,故B项正确。11.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
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
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
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解析:A 依据材料中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可知,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A项正确;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B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C项错误;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D项错误。12.有人在评价司汤达的《红与黑》时说:“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懂得了贵族阶级绝不会让他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斥责控诉这个维护贵族特权、对平民青年压制和摧残的不平等社会。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和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社会放出最后一枪——反抗性格达到高潮。”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B 这一作品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民主制度下真实的不平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13.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该作品应该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百年孤独》解析:B “做社会历史的‘书记’”“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巴黎圣母院》则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品,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作品,B项正确;《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荒诞派著作,C项错误;《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D项错误。14.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这一流派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D 表达现实但是又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15.法国画家雷诺阿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一生留下六千多幅充满光与影嬉戏的户外作品。大多以明快鲜亮的暖色调描绘青年妇女,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雷诺阿作品的艺术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画派解析:D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光与影嬉戏的户外作品”“明快鲜亮的暖色调”体现了印象画派的风格,D项正确。16.人类在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下列是巴黎奥赛博物馆和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它们的风格是(  )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抽象主义解析:C 左图是米勒的《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兵马俑注重人物细节刻画,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故C项正确。17.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B 库尔贝绘画的对象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是现实主义美术,故B项正确。18.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它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解析:C 依据题干中“符号般的造型”“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等可得出是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美术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项符合题意。19.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解析:A 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时期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启蒙运动在欧洲达到高潮,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材料中“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符合这一时代精神,故选A项。B项是工业时代的经济思想,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0.电视的普及使人们能够足不出户了解各种资讯,同时又使一些人“宅”在家中,沉湎于电视剧,回避现实社会。这反映电视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丰富精神生活 B.扩大人们视野
C.提高艺术修养 D.改变生活习惯解析:D 材料中“‘宅’在家中,沉湎于电视剧,回避现实社会”反映出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答案:(1)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
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影响;“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答案:(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试图用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来揭示这个令他们不解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贝克特《等待戈多》材料二 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哲学和文学艺术上。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具有强烈的反理性倾向。……文学艺术流派,它们以一种特别活跃的姿态,配合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了不同侧面和不同形式的批判。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残酷的现实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作品所属的文学艺术流派。
(2)据材料二,概括该文学艺术流派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文学艺术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答案:(1)流派:现代主义。
(2)特点:反传统;反理性。
(3)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大战的创伤;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的精神危机。真题体验
检测效果1.(2019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解析:B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2018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旅美科学家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中国开始跨入“两弹一星”时代是在(  )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解析:C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李四光解析:A 远离饥饿,与增加粮食产量有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新技术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4.(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56年,陆定一在谈到中共中央的某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该方针是(  )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解析:D 提倡文学艺术与科学工作的自由创作独立思考,是“双百”方针的内容。5.(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77年,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启动“希望工程” B.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高考制度 D.颁布《义务教育法》
6.(2018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的风格是(  )
A.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
7.(2019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西方文学流派集中体现了现代西方世界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画面。该流派指的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C A D 8.(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印象派”描绘实现了光与色的有机结合,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  )
A.《日出·印象》 B.《最后的晚餐》
C.《等待戈多》 D.《蒙娜丽莎》A 9.(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位富有抗争精神的音乐家的作品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这位音乐家是(  )
A.施特劳斯 B.贝多芬
C.舒伯特 D.莫扎特解析:B 架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桥梁的音乐家是贝多芬。第十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和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
一、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计算机技术: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5)生物工程技术: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①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②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③意义:促进了文学、电影艺术的发展繁荣。
(2)曲折的年代: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
损害。
②“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篡改和歪曲。
(3)文艺的春天:新时期,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继续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教育事业的发展
(1)奠基:
①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制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曲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于1966年夏被废止。
(3)发展:
①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指导方针。
③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④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①特点: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强调个性自由
表达。
②代表:
英国
拜伦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英国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德国
海涅
长诗《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
①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
批判。
②代表: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
①特点: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②代表: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强调理性,画面严整与和谐。
②作品: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法国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①产生: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重感情,追求幻想。
②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
①产生:19世纪中期的法国。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作品:法国米勒的《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
夫》等。
(4)印象画派
①产生: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的瞬间印象。
②作品: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5)现代主义美术
①产生:20世纪以来。反传统和理性,重视个人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②作品: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浪漫主义音乐:
①兴起于19世纪初,鼎盛时期是19世纪中叶。
②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③代表:德意志的音乐家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奥地利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是《蓝色的多瑙河》。
(2)歌剧:
①意大利的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②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3)现代主义音乐:二战后,通俗音乐,如摇滚、蓝调、爵士乐等,吸引了无数听众。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①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②发展:
默片
时代
美国的格里菲斯,其作品是《一个国家的诞生》
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有声片
时期
1927年,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拍摄成功
(2)电视
①产生: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②发展: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20世纪30年代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一、选择题
1.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试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际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2.“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当这首歌曲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的时候,中国正处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2.2倍。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华罗庚
4.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5.“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
6.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
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7.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2020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
A.33周年 B.35周年
C.43周年 D.45周年
8.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百分比
20世纪80年代初
23.5%
1990年
15.88%
1997年
12.21%
A.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9.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10.雷内·韦勒克在谈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时,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这一流派的创作风格是(  )
A.自然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1.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
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
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
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
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
12.有人在评价司汤达的《红与黑》时说:“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懂得了贵族阶级绝不会让他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斥责控诉这个维护贵族特权、对平民青年压制和摧残的不平等社会。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和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社会放出最后一枪——反抗性格达到高潮。”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13.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该作品应该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百年孤独》
14.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这一流派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5.法国画家雷诺阿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一生留下六千多幅充满光与影嬉戏的户外作品。大多以明快鲜亮的暖色调描绘青年妇女,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雷诺阿作品的艺术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画派
16.人类在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下列是巴黎奥赛博物馆和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收藏的作品,它们的风格是(  )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抽象主义
17.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8.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它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19.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20.电视的普及使人们能够足不出户了解各种资讯,同时又使一些人“宅”在家中,沉湎于电视剧,回避现实社会。这反映电视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丰富精神生活 B.扩大人们视野
C.提高艺术修养 D.改变生活习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3年
南优2号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和影响。
2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试图用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来揭示这个令他们不解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贝克特《等待戈多》
材料二 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哲学和文学艺术上。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具有强烈的反理性倾向。……文学艺术流派,它们以一种特别活跃的姿态,配合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西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了不同侧面和不同形式的批判。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残酷的现实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作品所属的文学艺术流派。
(2)据材料二,概括该文学艺术流派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文学艺术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1.(2019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2018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旅美科学家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中国开始跨入“两弹一星”时代是在(  )
A.20世纪初 B.20世纪三四十年代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八九十年代
3.(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李四光
4.(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56年,陆定一在谈到中共中央的某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该方针是(  )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77年,中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启动“希望工程” B.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高考制度 D.颁布《义务教育法》
6.(2018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的风格是(  )
A.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
7.(2019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西方文学流派集中体现了现代西方世界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画面。该流派指的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8.(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印象派”描绘实现了光与色的有机结合,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  )
A.《日出·印象》 B.《最后的晚餐》
C.《等待戈多》 D.《蒙娜丽莎》
9.(2019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位富有抗争精神的音乐家的作品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这位音乐家是(  )
A.施特劳斯 B.贝多芬
C.舒伯特 D.莫扎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