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专题复习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专题复习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1 08:02:58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基础梳理单元通关真题体验基础梳理
知识储备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1839年 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南京条约林则徐(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 ,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
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战争。
②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 》。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 ,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运动。
②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天津条约中国市场圆明园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向外
扩张。
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 ,成为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2)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 、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东学党起义马关条约重庆投资设厂(3)影响:
①《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 、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过程:1900年,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占领了天津和北京。
(2)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外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 ,位居六部之上。辛丑条约资本输出外务部(3)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
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
1.历史背景
(1)爆发的必然性:
①阶级矛盾:战争赔款,各级官吏乘机搜刮,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民族矛盾:外国产品倾销,造成耕织分离,小手工业者破产,大批劳工
失业。
③直接原因: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2)爆发的可能性: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半殖民地半封建2.过程(1851~1864)
(1)兴起:1851年初, 。
(2)发展:
①1851年秋永安建制封王,初步建立政权。
②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 ,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全盛:
①军事胜利:北伐和西征,击溃江南、江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②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空想性。金田起义天京(4)转折:1856年 。
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5)挽救危局:
①军事方面:重建领导核心,起用陈玉成、李秀成。
②内政方面:任命洪仁?鞒殖?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
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战争。
②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向外
扩张。
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2)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3)影响:
①《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过程:1900年,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占领了天津和北京。
(2)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外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
1.历史背景
(1)爆发的必然性:
①阶级矛盾:战争赔款,各级官吏乘机搜刮,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民族矛盾:外国产品倾销,造成耕织分离,小手工业者破产,大批劳工失业。
③直接原因: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2)爆发的可能性: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
2.过程(1851~1864)
(1)兴起:1851年初,金田起义。
(2)发展:
①1851年秋永安建制封王,初步建立政权。
②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全盛:
①军事胜利:北伐和西征,击溃江南、江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②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空想性。
(4)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
性质: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5)挽救危局:
①军事方面:重建领导核心,起用陈玉成、李秀成。
②内政方面:任命洪仁?鞒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