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练习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明在阅读书籍时,了解到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司马炎和司马昭 B. 司马懿和司马炎
C. 司马睿和司马昭 D. 司马炎和司马睿
2. 历史上把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一个城市相继被六朝定为都城,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它就是今天的( )
A. 西安 B. 南京 C. 北京 D. 洛阳
3. 下图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②③ D. ①④②③
4. 下列南方政权的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东晋→宋→齐→梁→陈 B. 宋→齐→梁→陈→东晋
C. 东晋→宋→齐→陈→梁 D. 宋→陈→ 齐→梁→ 东晋
5.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 全国经济的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6.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那么你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A. 东吴 B. 东晋 C. 东汉 D. 西晋
8. 在汉朝,南京只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而在东晋南朝时,却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这种变化表明( )
A. 古代经济重心在南方
B. 北方人口都迁到南京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9.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 )
A. 手工业发展情况 B. 商业发展情况
C.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 农业发展情况
1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了江南地区的美好风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 ②水稻栽培变为育秧移栽 ③牛耕与粪肥得到推广 ④稻麦兼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
12. 现代汉语的“城市”,见于古书,本来是个合成词,“城”是城墙,“市”是市场。南朝时期,人口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
A. 洛阳 B. 长安 C. 建康 D. 成都
13.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 使北方趋于和平
C. 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14.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政权分立,人心涣散,是我国历史的黑暗时代,我们应当完全否定该时代。”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
①民族交融的作用 ②江南地区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 ④大一统格局的巩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历史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语:“政权并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王老师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辽宋夏时期
1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结束东晋统治,开始南朝统治的是下列哪个政权?( )
A. 陈 B. 宋 C. 齐 D. 梁
17. 南朝(420—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四个朝代更迭的顺序为( )
A. 晋、齐、梁、魏 B. 宋、齐、梁、陈
C. 宋、魏、梁、晋 D. 晋、齐、魏、陈
18. 观察下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 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 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 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19.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其中“叙史”部分:“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序号处应填入的正确内容是( )
A. ①汉业建 ②号三国 ③嬴秦氏
B. ①号三国 ②汉业建 ③嬴秦氏
C. ①嬴秦氏 ②号三国 ③汉业建
D. ①嬴秦氏 ②汉业建 ③号三国
20.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二、综合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沈约《宋书》
材料三 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材料四 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和材料二里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的江南经济变化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 …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改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是什么关系?
(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DAB 6-10 DBBDD 11-15 ACCBC 16-20 BBDCC
二、综合题
21. (1)材料一里的江南落后,尚未开发;材料二里的江南繁荣,经过充分开发。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气候适宜,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等。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等。
22.(1)北方战乱频繁。
(2)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3)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还有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社会安定;南方有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4)我认为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维护安定的国内经济建设环境。要大力发展科技,还要注意环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