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组合图形的面积为选学内容,而且内容仅局限于计算给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组合图形,学生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接触到。所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给学生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就显得更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需要。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基本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同桌合作利用利用老师准备的基本图形,任选其中的若干个,拼成一个你们喜欢的图案,最先完成的还可以把你们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向同学们展示。
??2.请同学说说看你拼的图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3.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图形,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发现这些图形都是由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的。
??4.师揭示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
?【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趣浓厚的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了组合图形的意义。使课堂一开始就进入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谈话式进入例题的自主探索学习
??老师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用多媒体出示)
??2.学生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
??3.老师抛出问题:如何准确计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
??4.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 学生自由汇报: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用多媒体显示)
??5.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需要与学生讨论其合理性,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
??B.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C.总结算法: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分割后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
??5、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
??B、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让学生都理解这一算法)
??C、总结算法:用“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添补后的图形与所添补图形的面积之差。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自主交流,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了运用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知道了分割图形时,要考虑到所给的条件和计算的方便。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实践应用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76页的“试一试”。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明白计算无盖纸盒所用纸板面积的方法。)
2.出示老师事先拼好的一个七巧板的图形。
?(1)让学生想一想,想求该图形的面积,可将其转变成一些已学的图形?有几种方法?
?(2)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懂得在有多种方法时,选择简便、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3.解决问题
??观察中队旗,说一说队旗由哪些图形组成?并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中队旗的面积。
??(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学习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结合所选择的计算方法去测量自己所需的数据,再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的选择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问难,反思总结
关于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你有何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