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说课稿
一、 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懂得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算理。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根据运算定律能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三、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复习引入——自主探究——反馈练习——拓展创新——回顾总结。
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 用简便计算方法计算
53 + 36 +64+97 632 — 178 — 122
2、说出加法的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3、提问: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的范围是什么?
4、揭示课题,当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二)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是否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三个小环节。
出示例2.
(1) 小强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
小强仔细观察了题目后,很快就写出了答案。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
(2)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
(3)学生归纳,推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三)反馈练习,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反馈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 + +
+ + + + +
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理由是什么?集体评,最后同桌互批,做错订正。
出示“做一做”。
指名差生板演,进行个别辅导,其余自练完成校对,并说说简算的理由,做错订正。3、练习二十三的第5、7两题。
拓展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从上题中你发现什么?用你的发现计算。
(四)回顾总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法则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