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电子教案
——(一)年级 (数学)学科 (上)册
课题
上、下、前、后(教材第9页主题图)
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课前
准备
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认、写“前后左右”。
教
学
流
程
预
学
情
境
导
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目
标
任
务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互
学
合
作
探
究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2、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放到2后面)
3、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交
流
点
拨
1、拍手游戏
(1) 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 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评
学
练
测
反
馈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评
价
拓
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板
书
设
计
上、下、前、后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轿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轿车的后面
教
学
反
思
这两个位置关系我是分为两节课来完成的。在设计时我也力求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如在学习《上下》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我的脸,说说脸上都有什么?然后我问“鼻子在嘴巴的(? )面》。”学生回答“上面”,我引导学生用我提问的句式来回答,把话说完整。接着,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脸上的嘴巴、鼻子、眼睛、眉毛的排列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小组内互相说,然后再找学困生同学汇报说位置关系。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观察书上主题图——南京长江大桥上的汽车、火车、轮船的位置关系,来自学并回答图下问题。通过检查,只有两名学生答错,但是口述的答案却是对的。这让我想到会说了还有会根据图和题目来回答问题。那就得多练习一些题目,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动手摆桌面上的书本文具来明确上下的位置关系,再到黑板前来回答我出的“(? )在( )的(? )面”这样的句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