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电子教案
——(一)年级 (数学)学科 (上)册
课题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材第30页主题图)
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
难点
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熟练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0的含义及写法。
课前
准备
直尺、红花、0――5的数字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
学
流
程
预
学
情
境
导
入
猜谜语:
说它圆,它不圆,像个蛋,不是蛋,说它没有,它也有,成千上万连成串 猜一数字——(0)
教师及时提出课题:我们这节课就进入0的王国去认识一下0。
目
标
任
务
会读、会写数字0,知道数的顺序。
互
学
合
作
探
究
(1)找一找你在哪儿见过0,猜一猜它表示什么?
(2)试一试,说一说你是怎么写0的?
(3)算一算5+0,5-0,3-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交
流
点
拨
①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
A、(展示多媒体画面――猴子吃桃)通过创设的动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B、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出示小朋友拿2个气球图,指问学生有几个气球。(2)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气球放飞了,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②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A、在哪里见过0 ?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c、 观察直尺:0在尺子的什么地方?(教学0表示起点)
d、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③指导书写0
A.提问:“你们看这个“0”像什么?”?
B.师提问:“你认为写0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该注意的?”
C.师示范书写,然后学生先书空练习,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在练本上,评奖“谁是写字能手”。
④探究有关0的加减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同时还学会了写0,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0的加减法。
(板书:及有关加减法)
(1)教学几减几0
A、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B、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C、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D、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E、拓展:老师出示两朵小红花奖给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老师手上还有几朵花?你会列算式吗??
(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列出算数。)
(板书:2-2=0)
F、你还知道几减几等于0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1-1=0? 0-0=0? 4-4=0?? 5-5=0??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减号前后的数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0。
(2)教学几加0等于几
(电脑出示)青蛙图,请学生认真观察
A、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B、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C、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D、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E、拓展:根据老师的表演,列出相关的算式。?
( 板书:0+2=2等)
齐读板书中的算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教学几减几等于0
4-0= 3-0= 0-0= 2-0= 1-0=
评
学
练
测
反
馈
独立完成30页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完成数学书的练习六。
第二题要引导学生先说说每幅图所表示的意思,再列式计算,让学生体会摘走了几个就从总数里减去几个。
课堂检测:完成《课堂作业》第17面一至五题。
检测效果很好。
评
价
拓
展
1、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作业:家长说0到5的加减法算式,学生说结果。
板
书
设
计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
0的认识
书写0
有关0的加减法
2-2=0 3-3=0
教
学
反
思
一、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乐学习。
例如:引导学生理解“0”表示没有这一含义,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猴吃桃”这一动画情境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感知0的第一个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接着,让学生看小兔拔萝卜,把田里的萝卜一个一个地拔完,让孩子加深对0的第一个意思的理解。最后,还让学生举例说明,0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0表示没有的含义。
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有关0的加减法,为了让学生发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一个数加0,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一个数减0,结果也等于这个数本身的规律。我先让学生看图列出有关算式,再举生活中例子让学生列有关算式,最后让学生自己举出类似的算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