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的人物画》教案
课题:《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现场示范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欣赏和人物画技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工笔与写意两大笔墨技法的认识,知道“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美学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由浅入深的赏析作品和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审美,通过临摹课本的《杜甫像》,体会工笔与写意在线条运用上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和美术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杜甫像》“形神兼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杜甫像》“形神兼备”的理解。
2、临摹《杜甫像》,体会了工笔与写意在线条运用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文展示)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到的中国画知识。
在中国画中,以花卉、禽鸟、鱼虫、蔬果等为内容的,我们称之为 画。
以树石、山水等为主体内容的,我们称之为 画。
那么,以各种人物形象为主体内容的中国画,我们称之为 画。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二、讲授新课:
请翻到课本的24页,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中国人物画,从运用的笔墨技法上分,主要分为 工笔 人物画和 写意 人物画。
2、中国人物画,强调通过以形(人物外形)写神(人物精神),达到 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通过比较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的绘画步骤,分学习小组来归纳两者的异同。第一组、第二组归纳写意人物画的特点。第三组、第四组归纳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图示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的四个绘画步骤:浓淡勾勒、淡墨渲染、淡彩着色、整理完成。
下面,我们请每一组的组长说一说自己学习小组归纳出来的结果。
教师小结:
(一)、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的简单比较
工笔人物 写意人物
墨线特点 工整细致 随意粗犷
画纸特点 常用熟宣 常用生宣
绘画步骤 基本相同
工笔与写意都是中国画重要的笔墨技法,从刚才的简单比较中,我们认识到工笔与写意可以简单看成是 细致线条 与 粗犷线条 的对比。
这种对比手法,在大部分的人物画作品中都会得到画家们的运用。
教师图解细致线条与粗犷线条的对比的例子。
同学们,刚才所看的作品中画得比较细致的是人物的哪一个部分?人的脸部。
在人的脸部中,你认为哪一个部位的刻画更加重要?为什么?
人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物传神的关键点。
(二)、对 “形神兼备” 的理解
前面做填空题时我们了解到:不管是工笔人物还是写意人物,都要达到“形神兼备”。下面我们通过课本的范图来加深理解。
图示课本的《杜甫像》
图中的人物是谁?杜甫。
他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人格高尚。
了解杜甫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一幅作品是如何达到 “形神兼备”的。
1、外形:细致线条的脸部,粗犷线条的衣帽。
2、神态:忧国忧民的眼神。
(三)、临摹课本的《杜甫像》
绘画步骤:(多媒体图示)
1、画框和辅助线。
2、定五官位置。
3、深入刻画。
4、整理完成。
先看老师的示范,然后按步骤完成。(注意三停线和五官位置。)
(四)、学生作业点评
选择几个特点明显的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和表扬。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通过临摹《杜甫像》,体会了 工笔与写意 在线条运用上的差异,知道 “形神兼备” 是中国人物画的美学要求。
教学反思:
本课在练习要求上适当降低,并通过老师示范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本课在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安排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进行调整,让学生在学习时重点清晰。在学生的练习阶段,我安排了有中国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为背景音乐,尽量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学生课后反映比较喜欢。综观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学效果还算满意,但学生的造型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日后多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