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地球.绿洲.家园》
,
年级学科
八年级美术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海报的常见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动手能力,丰富学生艺术的知识技能,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了解社会与环境,从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常见的视觉效果与个性的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体会、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引发美好的意愿。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2、学法:欣赏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互评和自我评价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
软件:PPT、视频
教学设计思路
以“危害地球环境的时事报道”视频导入新课,出示自然界美丽的图片,进行对照比较,引发学生“我与自然”的课堂小讨论。延伸出焦点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语言的。
通过欣赏、分析、点评各类与“环保”有关的美术作品的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告诉学生这节课学的内容就是海报的设计,利用海报的设计宣传环境保护,是为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而这样有效的手段是从自己做起,尊重自然,珍惜自然,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通过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情景导入(6分钟)
视频展示、提问。
观看、思考、回答问题。
“危害地球环境的时事报道”,让学生意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出示图片:欣赏自然界美丽的图片、人们在此玩乐→提出问题:
你在这里玩乐心情怎
样?→美好的环境。
2.出示图片:欣赏各种各样人为破坏环境
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环境。
随着环境问题的剧增,全球有十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
效应,酸雨,物种灭绝,森林减少土壤沙化,水源短缺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垃圾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
3.A、说明环保的作用;
B、海报可以唤醒人
们失去的环保美德;
C、谴责不公德的、
危害人类的破坏行为;
D、呼吁全人类一起环保。
?4.应用:展示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感受美好环境给人的美好
感觉。
你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会怎样?
?
?
了解海报功能。
学习别人怎样把意识化为创作。
直观欣赏,激发学生对美
的感知。
?
?
激发情感,进行理性的选择。
?
?
在生活中也该做到。
?
?
开创想象空间,增添情趣。
三、课堂练习(9分钟)
小练:大家想我们如何爱护地球?简单构思创作、起草图。
根据自己的练习,进行无限暇思。
以小图构思,下节课准备工具材料完成正稿
板书设计
地球·绿洲·家园
?
1.山清水秀好畅游
2.山脏水黑坏生命
?3.环保的作用,海报的定义
?4.欣赏作品
?5.作业:把你心目的环境保护的想法以海报形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