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知道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节能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发现史,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回顾不同形式的能及其转化并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一:1.两位同学一组,向旁边同学举一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2.利用教室中现有条件演示一个能量转化的实验。
学生评价
学生活动二:全班同学分为四组,1、2组阅读P113图3-77, 3、4组阅读P113图3-78,根据能量转化的顺序来排序,并讲述能量转化的故事。
学生评价
提问:大部分的能量转化都是从太阳开始,意味着什么?
学生:太阳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
过渡:在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有没有变化呢?对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就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探索。
学生活动三:
1.阅读P11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怎样发现的?你有什么启发?
2.阅读P114第一、二段: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
板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 ,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讨论:
1、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的机械能相等吗?
2、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
3、这个“永动机”能旋转不息吗?(阅读P114永动机)
说明: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却源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学生评价
启示:工程技术的任务,在于设法找出合理利用能源的途径,并减少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而不是去研制永远无法实现的“永动机”。
讲述:人的身体就象是一台机器,也要遵循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提问:同学们每天的学习锻炼要消耗在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从什么途径获得补充?
学生:食物
展开讨论并让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饮食进行教育。
讲述:俗话说“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科学的,违背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过渡:是不是遵循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事例就一定会发生呢?
学生阅读P114: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学生:不一定会发生
概括课本上两个事例并板书: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铁块内能 水的内能 演员重力势能 手和竹的内能
强调:反过来不能自发进行。
学生活动四,举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子
如:1.用铁锤砸铁片,铁片发热;
2.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红;
3.煤炭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讲述: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发生。
学生评价后进行节能教育
小结巩固
课堂练习
1、下列过程只有能量转化的是 ( B ) A、人烤火取暖 B、划火柴点火
C、用热水袋取暖 D、用煤气炉给一壶水加热
2.有关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能量转化过程
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不变
3、自由运动的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的能量守恒
4.车站应当建在哪里?是A处还是B处还是C处?
为什么?
作业布置:
1.作业本B P38-39
2.把自己今天所做有意义的事,编成几条能量转化链故事。
板书 3.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 ,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铁块内能 水的内能 演员重力势能 手和竹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