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地理 1.1中国的疆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上地理 1.1中国的疆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0 20: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编写以事实材料说话,安排了较多的图片和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祖国的疆域特征。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我国各生产部门提供广阔的场地,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上的区域差异。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节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中国的具体位置及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判断仍然有限、不系统。另外经过一个暑假,学生对七年级所学基本知识有所遗忘,所以对本节课又要用到知识课件中提示学生复习,另外本节课空间概念的建立是难点,采用课件中填图的方式直观呈现,不断强化。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评价学生能够评价一部分但不全面,所以采用分小组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我国的疆域四至点,了解我国领海宽度、国家管辖海域、内海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同时初步形成海洋大国的概念。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从跨经度广理解东西时间的差异。从而说明我国疆域辽阔。通过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会地理评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和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解决措施:1、充分运用地图;2、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措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整合知识,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设计了以下的学习过程:认识位置——分析评价位置,通过在地图上对祖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的认识。进行分析各自的自然现象,评价其优越性,进而总结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
依据的理论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空间想象力和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水平逐步开展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伟大的祖国
看图能说出祖国的位置
课件:歌曲《歌唱祖国》,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投影出示,学生认识感受
较好
辽阔的疆域
通过认识四端的不同景象,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及漫长的海岸线
课件:四端的景象图片(漠河的北极村,南海中的岛礁,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晨曦,中国濒临的海洋)
图片依次展示,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较好
众多的邻国
看图能说出祖国的邻国
课件: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填写邻国
较好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教师出谜面,学生思考后猜出谜底
(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
二、听歌曲《《歌唱祖国》》,教师同时带有感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
猜谜语是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的热情;听歌曲、看图片使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 授 新 课
伟大的祖国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1、?伟大的祖国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
???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小组讨论代表上台交流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
日本(岛国);蒙古(内陆国)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
?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善于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
?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加深学生对我国领土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并检测效果。
?
强化学生识图记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辽阔的疆域
?
?
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
活动4:完成课本P4活动题②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
?(过渡)我国不仅陆域广大,而且也是世界上海洋大国之一.
活动5.读课本P4第二段,完成课本活动题①、②并填空白图。教师适当补充领海、内海内容,说明我国海域辽阔,是世界海洋大国。
?
众多的邻国
?(过渡)我国不但有辽阔的疆域,而且也有众多的邻国
活动6.读课本1-5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找出我国陆上邻国。
2.从北向南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在下图上填出我国的邻国。
师生共同完成,说明我国邻国众多。
课 堂 小 结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最北、最南、最西、最东
2.疆域辽阔
1)陆地总面积世界第三
2)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岛屿众多
三、众多的邻国
?接壤14个,隔海相望6个
复习巩固,再现知识点,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
?
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由教师分析总结并说明对地理位置评价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评价方法 。
探 究
课 外
评价日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