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2-65页。其内容既是对第一课时“人多地少”、“类型齐全”的延伸,又是学生后续学习其他资源的范例。具体学习内容包括区域差异明显,珍惜每一寸土地两个问题。通过运用对比、因果联系等手段,说明了资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其实质是建立一种正确评价、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得出各种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3.学会动手操作实验,学会判读各种地理图表,并对地理资料进行处理、 综合分析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大量资料和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实验、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在学生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能力开展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形成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2.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多次的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
(二)教学难点
1.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2.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
四.教学策略:
1.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为学生理解“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差异巨大”作出铺垫。
2.利用powerpoint做成单类资源图来讲述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从而降低了学生读图的难度。
3.利用Flash动画将土地资源分布图和中国季风区图、四大地理分区图等整合起来,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寻找中国土地分布规律,并达到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的高度
4.“珍惜每一寸土地”采用资料收集分析法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在其中穿插漫画、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课堂反馈采用“挑战小勇士”这一游戏的形式进行,容量大、竞争激烈、达到当堂达标的效果。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 组织分组和确定组长,以便课堂组织讨论。
2.土地质量差异实验器材(试管2个,烧杯2个,壤土、沙土若干)
3.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学生回答后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2.实验导入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往装有沙土和壤土的试管中倒一定量的水。
(2)学生观察:试管中水的运动和存在状况
(水在壤土中缓慢入渗,在沙土中迅速下渗至底部)。
(3)教师提问:植物的根生长在哪种土壤中可以更好地吸收到水分?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从土壤的吸水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土地的质量是存在差异的。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
1. 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过渡)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东、西、南、北在热量、水分、光照、地形等自然条件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土地质量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请同学们分组探究讨论后完成下表。
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差异比较表
区域
土地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不足
北方
?
?
南方
?
?
西北地区
?
?
青藏高原区
?
?
2.土地资源的分布差异和分布规律
(1)耕地的分布:
①学生指图说出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②学生分析得出西部耕地相对集中的地方一般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林地的分布:
①学生指图说出林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教师解释人工林与次生林的概念。
②开放性讨论玲玲和贝贝的谈话,并引出3.12植树节节徽,帮助学生树立人人植树,绿化祖国的决心。
(3)草地的分布
①学生指图说出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②学生指图说出草地主要分布的省、自治区名称,教师指出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
(4)Flash动画演示总结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①动态演示总结三种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
②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中国地图,除耕地、林地、草地外余下的部分应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
学生从图中得出沙漠、戈壁等未利用的土地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区。
③通过动态演示土地资源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四大地理分区图叠加,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我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5)多媒体展示几幅土地资源的景观图,由学生欣赏后描述其景观。
(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发现耕地、林地、草地等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可以再生,但现在利用却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该怎么办?
因而,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珍惜每一寸土地
1.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1)内容展示顺序:先展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再展示治理的措施。
(2)学生展示顺序:耕地组、林地组、草地组、第四组对前三组进行补充。
(注意教师应及时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多媒体展示三副漫画,由学生讲解漫画含义。
3.角色扮演:漫画“小鸟的悲哀”,三位学生扮演乱砍伐者,小鸟和护林人等,
根据漫画中的内容表演,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集思广益:请为珍惜土地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分组推选代表设计于黑板上。
【课堂小结】
多媒体视频播放一段录像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本课重点内容。
【课堂反馈】
小游戏:“挑战小勇士”
注意挑战成功者为擂主,可以继续挑战下一个同学,进行接龙游戏。
?【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1.宿州市的土地资源构成如何?
2.这类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方面的资料
【结束语】师生共同大声警醒人们: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七.板书提纲
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一.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
1.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
2.资源的分布差异和分布规律
(1)耕地的分布:
(2)林地的分布:
(3)草地的分布
二.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2.林地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3.草地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八.教后反思
1.本节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实验、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在学生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学生资料展示中“羊毛衫,你不能不穿吗”,图文结合,声情并茂,唤醒人们保护草场、珍爱土地成为本节教学的一大亮点。
3.学生角色扮演“小鸟的哀求”,利用夸大的肢体语言和幽默的口头语言,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强烈的刺激,学生记忆深刻,爱地惜地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形成本节课的高潮。
4.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本节课教师教学准备还可以再充分、仔细些。其中“欣赏土地资源景观图片”一环没有跟上节奏,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不足。此外,教师的语言在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锤炼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