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上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3 23: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2课时 地球公转运动与气候)
【学习目标】
1.记住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对气候的影响。
2.记住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学习重点】
1.能说出地球公转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2.记住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学习难点】
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预习交流、尝试课文】
一、地球公转与气候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和 。
1.公转旋转中心:
2.公转方向:自 向
3.公转周期:
4.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_____的
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
有规律地在______________之间移动,各地正午
的_____________也随之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同
时,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中纬度地区,出现明显的__________。
二、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依据:是各地获得 的多少,
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 、是否有
和 现象。
2.五带:
A 带(位于南北回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
B 带 位于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
C 带 既无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D 带 位于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有
E 带 极昼或极夜现象
2.完成教材P81-82活动题1、2、3、4、5、6
【小组讨论、探究提升】
1.A、B、C三地均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为什么?
2.将A、B、C三图所代表的五带及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A 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B 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C 热带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梳理巩固】 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意义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公转
2.填表 五带的划分
节气
春分日或秋分日
夏至日
?
冬至日
日期
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纬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昼 夜
(填长或短)
昼 夜
(填长或短)
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
昼 夜
(填长或短)
昼 夜
(填长或短)
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等长
北极圈内出现
南极圈内出现 。
北极圈内出现
南极圈内出现 。
【达标检测】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2-14所示,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
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
(3)一年中,衡阳市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在 月 _日前后。
(4)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2.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 转
公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