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垂直分层与热力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垂直分层与热力作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03 16: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4张PPT。 第二讲 大气运动与全球大气环流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最新考纲导航1.考查内容上,注重对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原理以及中国雨带推移规律等知识点的考查。
2.考查形式上,多以气压带、风带图以及具体位置图来考查。
3.以区域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风向、季节等应用性知识。
4.提供某种假设或现实背景,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沙漠和森林之间存在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影响。
5. 对季风的分布、成因及影响的考查。高考探密主干知识体系 (精选自衡水重点中学多年高三教研组长课本笔录! )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气温、气压与大气运动的关系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气温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气压与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
气温与垂直运动:热的地方气流上升,冷的地方气流下沉形成:表现城市风
海陆风
山谷风大气的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概念特点①方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②决定风向和风速地转偏向力①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②偏向力的大小: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③方向始终垂直风向,只改变风向而不改变风速,最终风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①方向与风向相反
②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③风速大,摩擦力大大气的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的类型高空风作用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风向: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风作用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
风向: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气旋作用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
风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反气旋作用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
风向: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三圈环流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力低压—上升气流 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高压—下沉气流 少雨
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低压—上升气流 多雨
极地高气压带—热力高压—下沉气流 少雨大气环流的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分布风带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少雨
西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
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少雨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一般移动5-10个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影响北半球特点:断块状分布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冰岛低压表现南半球特点: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小大气环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气压带正常分布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冬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西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大气环流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东南风
性质:温暖湿润南亚季风冬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方向:东北风
性质:低温干燥夏季风成因: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方向:西南风
性质:高温湿润考点深入研究 (精选自衡水重点中学特级教师备课教案本)考点一 热力环流与风
1.热力环流的形成
(1) 热力环流形成关系式:
冷热不均 → 大气垂直运动 → 水平气压差异 → 大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2) 热力环流形成如下图所示: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
(1) 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因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陆地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 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入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如在这些地区布局有废气、粉尘排放的工业,常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3) 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如图所示: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提醒:在城市规划时,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城市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水平距离,将有污染的企业和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环流圈之外;另一方面,在城市风能到达的范围之内的郊区营造广阔的绿地,经绿地净化后的新鲜空气流向城市,可起到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4)焚风:空气越过山脉后,沿坡下降,空气绝热增温,使背风坡空气温度比迎风较高,这种现象叫焚风。 考点二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包括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2.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以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
3.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
(1)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
(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进了三圈环流的形成。
4.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由于热力原因(气温高低)而分别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从而形成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第二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大约在南、北纬30°附近和南北纬60°附近,由于动力原因(大气运动)而分别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即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三步:地球球面均一,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的移动。
第四步:地球球面不均一,地球运动——气压带、风带断裂成块状,北半球最典型,例如: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具体来说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比大洋冷却快,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考点三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
1.形成风的三种作用力
2.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四 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2.季风类型及分布
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以亚洲为例,如下图:
考点五  风向的判读方法
1.基本气压场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附近气压比两侧要高,在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2.等压线与风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3.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1)过该点作所给等压线的切线
(2)过该点作切线的垂线,根据气压的高低,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标注出箭头
(3)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偏离30~50度(假定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4.风向的表示方法
(1)风向标——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
(2)风频图——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方向表示风向;
(3)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
考点六 气压的分布规律及判读
1.概念
(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压力。
(2)等压线:是水平气压相等点的连线。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3)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
2.气压的分布规律
(1)同一水平面上,温度低,气压高;温度高,气压低;气温与气压成反比。
(2)同一点上不同高度,气压随高度上升而降低,高空气压总比近地面低。
(3)等压线:向低数值凸为高压;向高数值凸为低压。等压面:高压向高空低值凸;低压向低空高值凹。
(4)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
(5)等压线(面)上的气压相等。
3.等压线的判读技巧
(1)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①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中心为上升气流),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
②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中心为下沉气流),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
③高压脊:等压线弯曲,且向低数值凸出来的狭长区域。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④低压槽:等压线弯曲,且向高数值凸出来的狭长区域。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2)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3)判定风向
先明确高、低气压,再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及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
(4)判定天气
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低压槽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压脊过境时——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上升气流——阴雨天气;高压中心——下沉气流——晴朗天气。
4.等压面的判读
(1)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导致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等压面向高空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具体来说,地面受热的地方,因空气的垂直上升而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凹;地面冷却的地方,因空气的垂直下沉而形成高压,等压面向上凸。高空与地面恰恰相反。
(2)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①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
②同一水平面上,“高压”高于“低压”。
③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下高上低。
(3)利用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可判断
①气温高低。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甲(高空等压面上凸——丙),近地面气温高。近地面的等压面上凸——乙(高空等压面下凹——丁),近地面气温低。
②海陆分布。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
③城市和郊区。城市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
{特别提醒}
1.你能解释为什么巴山多夜雨吗?________
答案:巴山地区多谷地盆地,晚上风从山坡吹向谷底,山谷盆地中则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高空,遇冷凝结形成云雨天气。
2.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答案:一般情况是:在不同高度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状况相反。
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高,但是近地面气压比高空高(因为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压都是“下高上低”)。精题精析 (精摘自衡水重点中学校多年高三教学组长课本笔录)例1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1) (2008·上海地理)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2) (2008·上海地理)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3) (2008·上海地理)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解析] 本题组以一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对大气运动过程和原理的理解。图1为常见的降水类型之一,湿润空气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海陆间循环方向与图中方向正相反,排除A;海上内循环不涉及陆地,排除B;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C项。
从气温向南降低可知此图为南半球,等温线陆地向北凸、海洋向南凸,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应为南半球的冬季。故A项正确。
[答案] (1)D (2)C (3)A例2  (2002·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
A.南风 B.西风________
C.西南风 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考生首先要确定图中的等压距为2.5 hPa,M处的等压线位于两条1015.0 hPa等压线之间,并确定M处的气压值应在1015.0 hPa±2.5 hPa。同时M处与西侧的1017.5 hPa相邻,故M处气压值只能为1017.5、1015。第(2)题,图示时刻N地位于北低南高近似于平行的两条等压线之间。由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此时N地的风向可能为偏南风和西风,而不会出现东北风。第(3)题,4月份因海陆气团交绥产生的雨带应位于南部沿海,而④地在华南的雷州半岛以北,所以应选择D项。误区: M处等压线数值的判定既要以其南、北部的等压线数值为依据,同时也要与其西部的等压线数值相比较;考生易迷惑而出现错误。考生失分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和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梯度变化为2.5 hPa。
[答案] (1)C (2)D (3)D例3  (2007·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则O点风向为 (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  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2)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
[答案] (1)A (2)C (3)D高考就这样考  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3题。1. (2009·全国卷一文综)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基础知识及在等压线图上绘制实际风向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N地气压高于P地”可在N点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箭头,再结合图中纬度知此地位于北半球,从而画出风向。
答案:A
2. (2009·全国卷)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解析:四地中,其他三地气压较高,P地气压低,气流以上升为主,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C
3. (2009·全国卷文综)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人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时,结合M地所处位置分析,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最强,为北半球冬季,因此D选项正确。
答案:D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 (2009·广东地理)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西北偏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A
5. (2009·广东地理)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解析:通过陆地气压值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往往成块状分布。
答案:C
6. (2007·宁夏文综)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  )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以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为信息平台,考查了学生对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分析能力,涉及气温数值的推算、气压场中气流运动特征、等压面(线)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运用。
(1)据等温线空间递变规律知两点气温范围:O(25-26℃ ) , P(29-30℃)。因此O、P两点温差范围是(3-5℃ )。故选A。(2) 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点位于气旋的东偏南部,故N地吹东南风。(3) 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图画法正确
答案:(1)A (2)B (3)C
同步能力提高教师备用题库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则O、P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可能为 (  )
A.8 mC.1333 m解析:地势高低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摄氏度。O、P之间的温差在8~12摄氏度之间,只考虑地形因素,则O、P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可能在1333 m~2000 m之间。
答案:C
2.受气温分布的影响,图中M地的风向可能是(  )
A.东北风或东南风 B.西南风或西北风
C.东北风或西南风 D.东南风或西北风
解析:气温的高低影响气压分布,N地气温高气压低;O地气温低气压高;风从O地吹向N地。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如果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则M地吹西北风;如果图示区域属于南半球,则M地吹西南风。
答案:B
3.图中M、N、O、P四地最有可能存在城市风的是 (  )
A.M地 B.N地
C.O地 D.P地
解析:城市风即由于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地面风,图中N地为高温中心,最有可能是城市热岛的分布区。
答案:B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在近地面。完成4~5题。
4.有关气温和气压,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气温小于①地
B.②地是高气压
C.④地是高气压
D.④地的气压值有可能大于②地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②地因受热,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偏低,而其对应上空的④地气压则高于周围地区,形成高压中心;但自地面向上,空气的密度逐渐降低,故气压也是逐渐降低的;即图中的④地虽是高气压,②地虽是低气压,但将这两者进行对比的话,②的气压仍高于④。
答案:C
5.有关①②③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②③地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低
B.若①②③地位于三个不同的纬度带,则①地的纬度最低
C.若图中表示三圈环流,则可表示为低纬环流
D.若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地的气压要高于①地
解析:若①②③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高,形成了上升气流;若①②③位于不同纬度,则②的纬度最低、气温最高,形成了上升气流;若该图表示三圈环流,则②为赤道处的上升气流,①③为副热带高压区的下沉气流,图中所示为南北半球的低纬环流;若该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表示城市,气温较高,形成了上升气流,但该处的气压要低于周围地区。
答案:C
二、综合题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  。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一年中,受C气流和B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
解析: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位移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另外,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来自暖热的30°上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至60°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 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同;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答案:(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压线数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P3 P2 P1 B.P2 P3 P1
C.P1 P2 P3 D.P1 P3 P2解析: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故离亚洲高压越近,气压越高。
答案:C2.若过图中a点有一等温线经过,则在a处的等温线与同纬度的大陆相比在弯曲状态上(  )
A.向北凸 B.向南凸
C.向东凸 D.向西凸
解析:冬季海洋上气温比同纬度大陆上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答案:A
3.下图箭头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图中哪条虚线为槽线(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高空气流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故图示区域右侧气压高于左侧,槽线处等压线向气压高处凸出。
答案:C
4.读下面等压线图,判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图幅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实际距离越大,故A、B的气压梯度力大于C、D,又由于B的等压距大于A,故B处风力大于A。
答案:B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剖面图(横坐标自左至右为X至Y),与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
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B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因此该处的气压与同平面地区相比也较低;而C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即气压也较高。
答案:A
6.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吹偏北风,D处吹偏南风
B.A处吹偏南风,D处吹偏北风
C.A、D处均吹偏北风
D.A、D处均吹偏南风
解析:由上题的分析可知,A处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北部故吹偏南风,而D处位于一低压中心的西部,故吹偏北风。
答案:B
7.读我国某城市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判断有关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流向b B.由b流向c
C.由c流向a D.由b流向a
解析: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在高空由城市上空流向郊区上空,在近地面由郊区流向城市。
答案:A
读气压带及其两侧风带的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该气压带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纬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从图中可看出,该气压带南北两侧的风向均是右偏形成的,故位于北半球。
答案:A
9.当该气压带分布在图示位置时,地中海沿岸(  )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解析:图示30°N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气压带向北移动,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此时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答案:C
读“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0~11题。
10.此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非高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徙
B.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
C.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D.中国北极黄河站进入极昼期
解析:读图可知大西洋上的冰岛附近为低压中心,亚欧大陆内部为高压中心,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所以南半球的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答案:C
11.此时C地的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南风
解析:此时C地位于高压的西北部,不可能有偏北风,所以C地的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西北风。
答案:B
12. (2007·上海文综)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解析: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关系,而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有关。在四幅图中比例尺相同,C图中的P点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答案:C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题。
13. (2008·北京文综)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地球表面任何一地,低空气压总比对应的高空气压高。相对G处F处为高空,所以B选项正确。低空气温一般情况下比对应的高空气温高,A选项错误;图示大气环流模式没特指三圈环流中的(低、中、高纬环流模式)哪一个环流圈,所以不能确定气流②的运动方向,C选项有误;E处应在对流层范围之内,其最大高度不应超过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17~18 km),D选项错误。
答案:B
14. (2006·广东地理)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基础知识风形成的理解。高空不受摩擦力影响,故高空的风速比地面大。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夹角约为45°;高空向右偏90°,故由地面向高空风向发生顺时针方向的偏转。综上所述,D为正确答案。
答案:D
15. (2005·上海地理)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中心城区温度高,上升气流强,再加上城市中尘埃多,大气降水的凝结核充足,所以降水量高于郊区。B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气压梯度力P、地转偏向力E,近地面摩擦力F。
(2)P、E、F三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其中P与等压线________,且指向________。V与E________;E在北半球________偏。F在V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B点风速较A点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空气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下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总是和风向垂直),近地面的空气再加上摩擦力(和风向相反)的影响下,风向和等压线斜交。风速的大小决定于气压差异,也就是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就大,所以B点的风速较A处大。
答案:(1)见下图
(2)0 垂直 低压 垂直 右 反
(3)大 B处等压线较A处密,气压梯度较A处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7.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解析: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在高空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不均,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 000米高空附近A地上空等压面下凹,B地上空等压面上凸,可推知B地高空的气压高于A地高空的气压。①~⑤中,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气压值相等的是①、②、③。A、B两地中受热的是B地,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却的是A地,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
答案:(1)④ ⑤
(2)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3)图略(热力环流的画法是,近地面A→B,高空④→⑤,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