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1 08: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有关足球的图片
足球的运动状态变化了
再看一下图片
树枝为什么弯曲?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
一、力
①速度大小变方向不变
②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
③速度大小方向都变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一、力
4、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3、单位:牛顿(N)
1)力能够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2)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吗?
练习
不能,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不一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 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A
5、力的三要素:
大小测量:弹簧秤或测力计
大小、方向、作用点
6、力的图示
7、力的示意图
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大小)
(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

力的图示:
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上的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力的示意图:
只正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严格画出力的大小,长短粗略表示大小
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 如何表示这个力呢?
首先选一标度(比如1cm长表示20N的大小)



其次,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要是标度的5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0N,画出力的图示
B 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画出力的图示
B
A
二、重力
1、重力:? 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特点: 1)、重力是非接触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大小:
G=mg (g为重力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注意:1)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放在斜面上的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
垂直斜面向下?

图1
图2
你知道建筑工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大楼是否竖直呢?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讨论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你能用它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D、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
练习
有时候可以将物体看作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阅读课本P52 四、五段,思考:
①物体的重心跟什么有关?
重心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②什么情况下,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2)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悬挂法测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二力平衡时,绳子拉力与重力处在同一直线上,重心必然在这条直线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③悬挂法测物体(薄板)的重心:
(4)支撑法
3)是不是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呢?
结论: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科学漫步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ABC
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D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倍。
近代物理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统一的,物理学家们正在为建立大统一理论而努力。但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以后,从2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也就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爱因斯坦晚年偏离物理界大方向自己研究大统一理论想通过“弱作用,磁场,强作用”来简单的解释宇宙直到他1955年逝世。他几十年的努力虽未成功,但却激励了后人。爱因斯坦在创建相对论时就意识到,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或许是一个最基本的法则。还在30年代爱因斯坦就着手研究“大统一理论”,试图将当时已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下,从而找到这四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源。这一工作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精力,以致于一些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深深扎根于他的思想中,他越来越确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虽然“大统一理论”没有成功,可是建立统一理论的思想却始终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物理学家们。
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均匀薄板绕C点缓慢转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