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2.能用符号和维恩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3.掌握列举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的方法.4.能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一 子集与真子集
1.子集与真子集
概念
定义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
子集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
A?B
(或B?A)
真子集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真子集
A?B
(或B?A)
2.维恩图
用平面上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来表示集合,那么我们就可作出示意图来形象地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种示意图称为维恩图.
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
(1)任意集合A都是它自身的子集,即A?A.
(2)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A的子集,即??A.
(3)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A?C.
(4)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A?C.
思考 {0}与?相同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不同.{0}表示一个集合,且集合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0;而?表示空集,其不含有任何元素,?是{0}的真子集.
知识点二 集合的相等与子集的关系
1.如果A?B且B?A,则A=B.
2.如果A=B,则A?B且B?A.
1.空集中不含任何元素,所以?不是集合.( × )
2.任何一个集合都有子集.( √ )
3.若A=B,则A?B且B?A.( √ )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 )
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例1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0}∈{0,1,2};②{0,1,2}?{2,1,0};③??{0,1,2};④??{0};⑤{0,1}={(0,1)};⑥0={0}.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对于①,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应为{0}?{0,1,2};对于②,实际为同一集合,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对于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于④,{0}是含有单元素0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并且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0};对于⑤,{0,1}是含有两个元素0与1的集合,而{(0,1)}是以有序实数对(0,1)为元素的单点集,所以{0,1}与{(0,1)}不相等;对于⑥,0与{0}是“属于与否”的关系,所以0∈{0}.故②③④是正确的.
(2)指出下列各组集合之间的关系:
①A={-1,1},B={(-1,-1),(-1,1),(1,-1),(1,1)};
②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③M={x|x=2n-1,n∈N+},N={x|x=2n+1,n∈N+}.
解 ①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数,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实数对,故A与B之间无包含关系.
②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A?B.
③方法一 两个集合都表示正奇数组成的集合,但由于n∈N+,因此集合M含有元素“1”,而集合N不含元素“1”,故N?M.
方法二 由列举法知M={1,3,5,7,…},N={3,5,7,9,…},所以N?M.
反思感悟 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
(1)用定义判断
①任意x∈A时,x∈B,则A?B.
②当A?B时,存在x∈B,且x?A,则A?B.
③若既有A?B,又有B?A,则A=B.
(2)数形结合判断
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直观地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跟踪训练1 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维恩图是( )
答案 B
解析 由x2-x=0得x=1或x=0,故N={0,1},
易得N?M,其对应的维恩图如选项B所示.
二、子集、真子集的个数问题
例2 已知集合M满足{1,2}?M?{1,2,3,4,5},写出集合M所有的可能情况.
解 由题意可以确定集合M必含有元素1,2,且至少含有元素3,4,5中的一个,因此依据集合M的元素个数分类如下:
含有3个元素:{1,2,3},{1,2,4},{1,2,5};
含有4个元素:{1,2,3,4},{1,2,3,5},{1,2,4,5};
含有5个元素:{1,2,3,4,5}.
故满足条件的集合M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
反思感悟 公式法求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
(1)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
(2)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
(3)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非空子集.
(4)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
跟踪训练2 已知集合A={x|0≤x<5,且x∈N},则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为( )
A.15 B.16 C.31 D.32
答案 D
解析 A={0,1,2,3,4},含有5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25=32.
三、集合间关系的应用
例3 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当B≠?时,如图所示.
∴或
解这两个不等式组,得2≤m≤3.
(2)当B=?时,
由m+1>2m-1,得m<2.
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m|m≤3}.
延伸探究
1.若本例条件“A={x|-2≤x≤5}”改为“A={x|-2解 (1)当B=?时,由m+1>2m-1,得m<2.
(2)当B≠?时,如图所示.
∴解得
即2≤m<3,
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m|m<3}.
2.若本例条件“B?A”改为“A?B”,其他条件不变,求m的取值范围.
解 当A?B时,如图所示,此时B≠?.
∴即
∴m∈?,
即m的取值范围为?.
反思感悟 (1)利用数轴处理不等式表示的集合间的关系问题时,可化抽象为直观,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2)涉及到“A?B”或“A?B且B≠?”的问题,一定要分A=?和A≠?两种情况讨论,不要忽视空集的情况.
跟踪训练3 若集合A=(1,2),B=(a,+∞),满足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 (-∞,1]
C.[1,+∞) D. (-∞,2]
答案 B
解析 如图所示,A?B,
所以a≤1.
1.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0} B.{x|x>8,且x<5}
C.{x∈N|x2-1=0} D.{x|x>4}
答案 B
解析 选项A,C,D都含有元素,而选项B中无元素,故选B.
2.已知集合A={x|-1-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0?A B.{0}∈A C.?∈A D.{0}?A
答案 D
解析 集合A={x|-1-x<0}={x|x>-1},所以0∈A,{0}?A,??A,D正确.
3.已知A={x|x是菱形},B={x|x是正方形},C={x|x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B?A?C
C.A?B?C D.A=B?C
答案 B
解析 集合A,B,C关系如图.
4.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B?A,∴元素3,4必为A中元素,∴m=4.
5.已知集合A={x|x≥1或x≤-2},B={x|x≥a},若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B?A,∴a≥1.
1.知识清单:
(1)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及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2)求子集、真子集的个数问题.
(3)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2.方法归纳: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常见误区:
忽略对集合是否为空集的讨论,忽视是否能够取到端点.
1.已知集合A={0,1},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0∈A B.{1}∈A
C.??A D.{0,1}?A
答案 B
解析 ∵{1}?A,∴{1}∈A错误,其余均正确.
2.集合{1,2}的子集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 A
解析 集合{1,2}的子集有?,{1},{2},{1,2}共4个.
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空集没有子集;
②任何集合都有至少两个子集;
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④若??A,则A≠?.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 B
解析 ???,故①错;?只有一个子集,即它本身.所以②错;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③错;而④正确,故选B.
4.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A.1 B.2 C.3 D.4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A={1,2},B={1,2,3,4}.又A?C?B,则集合C可能为{1,2},{1,2,3},{1,2,4},{1,2,3,4},共4个.
5.设集合A={x,y},B={0,x2},若A=B,则2x+y等于( )
A.0 B.1 C.2 D.-1
答案 C
解析 由A=B,得x=0或y=0.
当x=0时,x2=0,此时B={0,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y=0时,x=x2,则x=0或x=1.
由上知x=0不合适,故y=0,x=1,
经验证,符合题意,则2x+y=2.
6.集合?和{0}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有_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0}=? ②{0}∈? ③{0}?? ④??{0}
答案 ④
解析 ?没有任何元素,而{0}中有一个元素,显然?≠{0},又?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有??{0},所以④正确,①②③不正确.
7.集合A=(1,6),B=(-∞,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6,+∞)
解析 ∵A=(1,6),B=(-∞,a),由A?B,结合数轴可知a≥6.
8.已知集合A={x|ax2+2x+a=0,a∈R},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
答案 {0,1,-1}
解析 因为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所以A中仅有一个元素,
当a=0时,方程化为2x=0,
方程只有一个根x=0,符合题意.
当a≠0时,方程ax2+2x+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22-4·a·a=0,
即a2=1,∴a=±1.此时A={-1}或A={1},符合题意.∴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0,1,-1}.
9.已知集合A={(x,y)|x+y=2,x,y∈N},试写出A的所有子集.
解 因为A={(x,y)|x+y=2,x,y∈N}.所以A={(0,2),(1,1),(2,0)}.
所以A的子集有:?,{(0,2)},{(1,1)},{(2,0)},{(0,2),(1,1)},{(0,2),(2,0)},{(1,1),(2,0)},{(0,2),(1,1),(2,0)}.
10.已知集合A=[1,2],B=[1,a].
(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
(2)若B?A,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若A?B,由图可知,a>2.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
(2)若B?A,由图可知,1≤a≤2.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
11.若集合A={x|x=2k+1,k∈Z},B={x|x=2k-1,k∈Z},C={x|x=4k-1,k∈Z},则A,B,C的关系是( )
A.C?A=B B.A?C?B
C.A=B?C D.B?A?C
答案 A
解析 ∵A={x|x=2(k+1)-1,k∈Z},B={x|x=2k-1,k∈Z},C={x|x=2·2k-1,k∈Z},∴C?A=B,故选A.
12.设集合M={(x,y)|x+y<0,xy>0}和P={(x,y)|x<0,y<0},那么M与P的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M=P
解析 因为xy>0,所以x,y同号,又x+y<0,所以x<0,y<0,即集合M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而集合P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故M=P.
13.已知集合P={x|x2=1},集合Q={x|ax=1},若Q?P,那么实数a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0,±1
解析 由题意得P={-1,1},
又因为Q?P,
若Q=?,则a=0,此时满足Q?P,
若Q≠?,则Q=,由题意知,=1或=-1,解得a=±1.综上可知,实数a的值是0,±1.
14.已知集合A={x∈R|x2+x=0},则集合A=______.若集合B满足{0}?B?A,则集合B=________.
答案 {-1,0} {-1,0}
解析 ∵解方程x2+x=0,得x=-1或x=0,
∴集合A={x∈R|x2+x=0}={-1,0},
∵集合B满足{0}?B?A,
∴集合B={-1,0}.
15.设集合A={-1,1},集合B={x|x2-2ax+1=0},若B≠?,B?A,则a等于( )
A.-1 B.0 C.1 D.±1
答案 D
解析 当B={-1}时,x2-2ax+1=0有两相等的实根-1,即a=-1;
当B={1}时,x2-2ax+1=0有两相等的实根1,即a=1;
当B={-1,1}时,不成立.
故a=±1.
16.已知集合A={x||x-a|=4},集合B={1,2,b}.
(1)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对于任意实数b都有A?B?若存在,求出对应的a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A?B成立,求出对应的实数对(a,b).
解 (1)对于任意实数b都有A?B,当且仅当集合A中的元素为1,2.
∵A={a-4,a+4},
∴或
解方程组可知无解.
∴不存在实数a,使得对于任意实数b都有A?B.
(2)由(1)易知,若A?B,
则或或或
解得或或或
则所求实数对为(5,9)或(6,10)或(-3,-7)或(-2,-6).
课件32张PPT。1.1.2 集合的基本关系第一章 1.1 集合学习目标XUEXIMUBIAO1.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2.能用符号和维恩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
3.掌握列举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的方法.
4.能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知识梳理题型探究随堂演练1知识梳理PART ONE知识点一 子集与真子集1.子集与真子集任意一个????2.维恩图
用平面上一条_________的内部来表示集合,那么我们就可作出示意图来形象地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这种示意图称为维恩图.
3.子集、真子集的性质
(1)任意集合A都是它自身的_____,即A?A.
(2)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A的子集,即______.
(3)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______.
(4)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______.封闭曲线子集??AA?CA?C思考 {0}与?相同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 不同.{0}表示一个集合,且集合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0;而?表示空集,其不含有任何元素,?是{0}的真子集.知识点二 集合的相等与子集的关系
1.如果A?B且B?A,则_____.
2.如果A=B,则A?B且B?A.A=B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SI KAO BIAN XI PAN DUAN ZHENG WU1.空集中不含任何元素,所以?不是集合.( )
2.任何一个集合都有子集.( )
3.若A=B,则A?B且B?A.( )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2题型探究PART TWO例1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0}∈{0,1,2};②{0,1,2}?{2,1,0};③??{0,1,2};④??{0};⑤{0,1}={(0,1)};⑥0={0}.
A.1 B.2 C.3 D.4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解析 对于①,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应为{0}?{0,1,2};
对于②,实际为同一集合,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对于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对于④,{0}是含有单元素0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并且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0};
对于⑤,{0,1}是含有两个元素0与1的集合,而{(0,1)}是以有序实数对(0,1)为元素的单点集,所以{0,1}与{(0,1)}不相等;
对于⑥,0与{0}是“属于与否”的关系,所以0∈{0}.故②③④是正确的.(2)指出下列各组集合之间的关系:
①A={-1,1},B={(-1,-1),(-1,1),(1,-1),(1,1)};解 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数,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实数对,
故A与B之间无包含关系.②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解 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故A?B.③M={x|x=2n-1,n∈N+},N={x|x=2n+1,n∈N+}.解 方法一 两个集合都表示正奇数组成的集合,
但由于n∈N+,
因此集合M含有元素“1”,而集合N不含元素“1”,
故N?M.
方法二 由列举法知M={1,3,5,7,…},N={3,5,7,9,…},
所以N?M.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
(1)用定义判断
①任意x∈A时,x∈B,则A?B.
②当A?B时,存在x∈B,且x?A,则A?B.
③若既有A?B,又有B?A,则A=B.
(2)数形结合判断
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直观地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跟踪训练1 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维恩图是解析 由x2-x=0得x=1或x=0,
故N={0,1},
易得N?M,其对应的维恩图如选项B所示.√例2 已知集合M满足{1,2}?M?{1,2,3,4,5},写出集合M所有的可能情况.二、子集、真子集的个数问题解 由题意可以确定集合M必含有元素1,2,且至少含有元素3,4,5中的一个,因此依据集合M的元素个数分类如下:
含有3个元素:{1,2,3},{1,2,4},{1,2,5};
含有4个元素:{1,2,3,4},{1,2,3,5},{1,2,4,5};
含有5个元素:{1,2,3,4,5}.
故满足条件的集合M为{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公式法求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
(1)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
(2)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
(3)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非空子集.
(4)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跟踪训练2 已知集合A={x|0≤x<5,且x∈N},则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为
A.15 B.16 C.31 D.32解析 A={0,1,2,3,4},含有5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25=32.√例3 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三、集合间关系的应用解 (1)当B≠?时,如图所示.解这两个不等式组,得2≤m≤3.(2)当B=?时,
由m+1>2m-1,得m<2.
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m|m≤3}.延伸探究
1.若本例条件“A={x|-2≤x≤5}”改为“A={x|-22m-1,得m<2.(2)当B≠?时,如图所示.即2≤m<3,
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m|m<3}.2.若本例条件“B?A”改为“A?B”,其他条件不变,求m的取值范围.∴m∈?,
即m的取值范围为?.解 当A?B时,如图所示,此时B≠?.(1)利用数轴处理不等式表示的集合间的关系问题时,可化抽象为直观,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2)涉及到“A?B”或“A?B且B≠?”的问题,一定要分A=?和A≠?两种情况讨论,不要忽视空集的情况.跟踪训练3 若集合A=(1,2),B=(a,+∞),满足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 B. (-∞,1]
C.[1,+∞) D. (-∞,2]√解析 如图所示,A?B,所以a≤1.3随堂演练PART THREE1.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A.{0} B.{x|x>8,且x<5}
C.{x∈N|x2-1=0} D.{x|x>4}解析 选项A,C,D都含有元素,而选项B中无元素,故选B.√123452.已知集合A={x|-1-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0}∈A
C.?∈A D.{0}?A√解析 集合A={x|-1-x<0}={x|x>-1},
所以0∈A,{0}?A,??A,D正确.123453.已知A={x|x是菱形},B={x|x是正方形},C={x|x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B?A?C
C.A?B?C D.A=B?C解析 集合A,B,C关系如图.√123454.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解析 ∵B?A,
∴元素3,4必为A中元素,
∴m=4.1234545.已知集合A={x|x≥1或x≤-2},B={x|x≥a},若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解析 ∵B?A,∴a≥1.[1,+∞)123451.知识清单:
(1)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及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2)求子集、真子集的个数问题.
(3)由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值或范围.
2.方法归纳:
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常见误区:
忽略对集合是否为空集的讨论,忽视是否能够取到端点.课堂小结KE TANG XIAO JIE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