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三《溶液的浓度》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100g食盐溶液中又溶解了15g食盐,则该溶液质量分数为15%
B.在溶解食盐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目的是为了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植物油可以溶解在汽油中
2、在t℃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都只能是固体
B.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图示溶液的浓度:X<Y
D.t℃时X、Y的溶解度:X<Y
3、向某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则所得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4、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7、保持40℃状态,小心蒸发KNO3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8、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KCl的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A.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
B.降温可将不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40℃时,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当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9、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N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10、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40℃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30% B.33.3% C.40% D.50%
11、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如表是20℃时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②=④?
B.溶液质量:①<②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2:25
12、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B.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C.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1、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0 20 40 60 8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Ca(OH)2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为饱和,除增加溶质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 恒温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 达到。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20℃-40℃。
(3)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结果保留至0.1%)。
2、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浄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其中活性炭起到 吸附和过滤的作用。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 (选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在温度越髙时,在等量水中溶解得少 (选填“多”“少”或“不变”)。
(4)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 。
(5)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0 g。
(6)已知: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3g氯化钠;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5.2g氯化铵。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
氯化钠 溶液;将不饱和的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氯化铵固体 。
3、多角度地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将生石灰与足量的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上层清液为澄清石灰水,属于 A下层未完全溶液的部分石灰乳,属于B 。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
(2)不能用于说明CuSO?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是D
A.溶液各部分颜色相同
B.溶液各部分谘质质量分数相同
C.溶液久置后颜色不变
D.滴入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3)将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物质名称 投入质量 20℃时的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 40g 36g/100g水 ? 26.5%
硝酸钾 30g 31.6g/100g水 ? 23.1%
胆矾 25g 32g/100g水 ? 12.8%
(4)20℃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40
②若D点对应的是120g水,则溶质质量为48 g:
③如图可知溶液A点转变成B点状态,可通过增加溶剂(加20g水)的方式实现。则溶液从B点转变成C点状态,可通过过加20g溶质 方式实现。
④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D>A>B 。
4、正确分析坐标图形和运用表格数据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6g;
②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碳酸钠饱和溶液 ;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
(3)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AC (填标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A 5、B 6、D 7、A 8、D 9、A 10、B
11、A 12、C
二、填空题:
1、答案为:(1)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2)20℃-40℃;
(3)减小;
(4)26.5%。
2、解:(1)活性炭起到吸附和过滤的作用,故填:吸附。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填:溶解。
(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填:少。
(4)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钾,故填:硝酸钾;
(5)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300g×25%=(300g+x)×15%
x=200g
故填:200;
(6)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溶液;增加溶剂可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氯化钠;加氯化铵固体。
3、答案为:
(1)A;B;
(2)D;
(3)26.5%;23.1%;12.8%;
(4)①40;
②48;
③过加20g溶质;
④C=D>A>B。
4、解:(1)①由表格可知,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故填:36.6;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21.8g,此时加入30g不能完全溶解,形成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39.7g,完全溶解了,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填:饱和溶液;23.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解度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故填:碳酸钠饱和溶液.
(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Fe+2HCl═FeCl2+H2↑.
(3)铁与稀盐酸接触就产生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增加,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随着反应的进行,铁参加反应,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小,当铁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铜,质量不再减小,观察图象,AC表示正确.故填: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