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0 20: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包
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青蒿素和“双
百”方针。
2.了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态度和
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
开篇介绍
建国初,毛主席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既缺技术又缺钱,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更何况原子弹。但这不影响中国搞出原子弹的决心。
陈毅元帅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国人就是要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请思考: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结合材料,小组讨论: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就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后,最终研制成功了“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指的是

成功时间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美国 前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世界第( )
1964
1967
1966
1970
核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
氢弹
第一颗
请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东方红一号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科技事业发展前提条件;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保证;
(3)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
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各 抒 己 见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
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享年仅62岁。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美国海军部次长说过:“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由于钱学森的回国,中国的原子弹和导弹的发射向前至少推进了20年。
中国航天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两弹一星”取得成功的意义有哪些?
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意志,
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 桌 合 作 探 究
1986年我国制定了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1997年我国制定了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还制定了其他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新闻发布会】

假如你是国家科工委的发言人,请你向大家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就。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
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翟志刚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
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就
一、国防航天扬国威
二、农业医学美名扬
袁隆平2004年当选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_____。这种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____________。他不但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籼型杂交水稻
20%左右
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增效明显。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示意图
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国家

思考: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二、农业医学美名扬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
——世界粮食奖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他获得的荣誉
袁隆平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
是多项国际大奖的获得者。
二、农业医学美名扬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回答问题: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团队在何时发现了什么?
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
2.青蒿素的发现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其意义有哪些?
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
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3.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了什么荣誉?
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二、农业医学美名扬
_______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___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___”的“_______”方针。
“双百”方针提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作品生动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艺百花齐开放
类别 文化成就
长篇小说
话剧
音乐舞蹈史诗
电影
《红岩》、《青春之歌》
《茶馆》
《东方红》
《林则徐》、《英雄儿女》
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文学、戏剧、音乐、电影
1956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
自读课本,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
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
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
首获这一奖项。
三、文艺百花齐开放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繁荣强大,绝不是仅靠经济势力,而是更靠经济后面的文化,看你的文化是否被认同。一个没有文化认同的国家,将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三、文艺百花齐开放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截至2018年12月,全球已有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
中国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我们的祖国也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文艺百花齐开放
国防航天扬国威
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医学美名扬
文艺百花齐开放
两弹一星
原子弹1964 导弹1966
氢弹1967 东方红1号1970
邓稼先 钱学森
袁隆平,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双百”方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未来中国必更强
载人航天
神舟一号1999.11无人飞船
神州五号2003.10 杨利伟
神舟七号2008.9翟志刚
屠呦呦,
青蒿素,疟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年。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8年
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
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
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

A
当堂练习
A
A
4、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
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
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5、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
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2003年神舟五号往返成功
C.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2008年神舟七号往返成功
B
D
A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8.“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
业科学家,。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