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小树有多少棵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2: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应用,可以自主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稍作点播,学生即可得出结论。课堂上让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学习数学要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在计算方面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复习:
1.口算。
2.填空。
二、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学校在每年的3月份都要举行种植小花、小树的活动,以保护我们环境。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师: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说完整)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引导“数线”方法,列举方法。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
5.直接出示下一个问题:指名学生读一读,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出示算式:学生口算说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自己尝试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独立写,同桌交流)汇报展示。
7.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怎样才能很快算出得数?
出示大屏幕,学生齐读。
三、练一练。
教材31页的2.1.4.5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小树有多少棵
20×3=60(棵)
1——20 数线图
2×3=6 2——40 20+20+20=60
20×3=60 3——60
答:3捆一共有60棵。
500×3=1500(棵)
500+500+500=1500 5×3=15
500×3=1500
答:一共运走150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