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表面的边线,让学生感爱、体验周长。通过让学生量一量自己腰的周长、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设计理念】
(1)注意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2)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
(3)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预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实践探索,理解新知;应用拓展,巩固新知;归纳总结,升华新知四个环节,通过比一比、画一画;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练一练;说一说这些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数出物体的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自己腰的周长、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数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数出图形的周长。【教学具】? ?1、电脑课件 ? ?2、教具:小蚂蚁图片
3、学具:直尺、皮卷尺、红色水彩笔、学习卡纸、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个子小小的、力气却大大的,能举起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被称作动物界的大力士,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蚂蚁。
师:果然是谜语大王!它就是小蚂蚁豆豆,今天这节课豆豆要和我们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周长!
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描一描树叶的边线
师:今天天气特别好,豆豆出去散步了,它看到了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豆豆做了什么?
生:它绕着树叶爬了一圈
师:诶,调皮的小豆豆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那你能描出这片树叶的边线吗?
生:能!
师:好!现在老师变变变,把它变到了纸上,拿出这张纸,请你用红色彩笔描出这片树叶的边线。
学生开始描,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豆豆自己描的树叶的边线是什么样的?你们描的跟她一样吗?
生:一样
师:接下来,老师要变魔术了,降龙十八掌,变,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树叶没了(剩下的图形是什么?)
生:树叶的边线
生:树叶的一周
师:看着老师变魔术,这条树叶的边线也想变一变,请看,你看懂了什么?
生:线拉直了
师:线为什么要拉直?
生:因为弯着不能测量长度,而拉直可以测量它的长度。
师:你的想法真让老师佩服。这时,小蚂蚁有话想对你们说:“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也就是说: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谁也能这样说一说?
生:
师:谁知道一周是什么样的?
生:(不知道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这些是一周吗?是树叶的周长吗?为什么?
生:还不到(太短)....超过了一周(太长)...没有沿着边线...
师:原来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起点才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
描一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师:豆豆爬完了树叶,它又继续往前走,这次它碰到了一个大家伙,数学书的封面,它可比树叶大多了。可是小豆豆还想绕着他的边线爬一爬,你能帮它找出它要爬的路线吗?在描之前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请问要怎样描才会更标准呢?
生:用直尺
师:哇!同学们太棒了!快用尺子和彩笔描一描吧!
学生在书上描,老师巡视。
师:我们来看一下淘气是怎么描的?你们跟他一样吗?
师:谁来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某某同学跟淘气一样,都是从这个起点出发绕一周,那如果我想从这个起点出发,你还能再指出它的周长吗?
师:看来我们同学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周长。接着,老师又要变魔术了呦(隐藏数学书封面),把数学书封面藏起来,现在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你能来说说什么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生: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诶,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有谁能边指边说吗?
摸一摸、说一说
师:认识了“周长”这位朋友,其实啊,我们教室里也有许多物品都有它们的周长,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一人说一个,说完了举手
师:谁来跟大家说一说,边说边摸哦
师:这些物品也有它的周长,你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课桌面、黑板、文具盒、尺子)
生: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面的周长
文具盒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文具盒表面的周长
直尺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直尺表面的周长
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
4、量一量
师:你们学得真快,老师真替你们开心。可是这时,小豆豆却不开心了,它说:我遇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帮我吗?
生:能
师:它说:我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多少?我们腰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生:量一量
师:你有什么测量办法?谁来说一说?(有没有测量....的方法?)
生:用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用软尺量腰的周长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动手之前请先听清楚要求:
选择你喜欢的工具,量一量自己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量好了举手,比一比谁更快?
开始!
师:请一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量出来的腰的周长多长?
生:
师:你是怎么量的?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
师:(摁住0刻度,从0刻度出发,沿着腰绕一周,又回到0刻度,摁住终点)摁住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可是绳子是弯的,怎么办?
生:拉直
师:诶,这就是他腰的周长。当然,不同人的腰长可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会有误差,你们课后可以再去量一量哈。
师:你们还能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生:能
师:同桌合作,比一比哪组更快?赶紧动手吧
师: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多少?你怎么量的?
生:用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的四条边,然后加起来
生:也可以只量两条边,然后利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知道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再把四条边加起来
5、数一数
师:你们真的太棒了,有你们这样的朋友,小豆豆真开心!跟着你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连小豆豆都变聪明了,看到了这三个图形,它没爬也没量,而是通过数一数就知道了它们的周长,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师:你的眼睛真亮!那现在请你们数出第一个图形的周长,并写在下面
师:数出来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数的?上来帮我们数一数吧
生:20厘米,数图形一周边线包含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小豆豆这边也有一个小窍门想跟你们分享,它说我们可以边画弧线边数,像这样…
师:所以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0厘米,这样我们数起来更清楚,能知道哪个数了,哪个没数,不遗漏
师:接下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并把结果写在下面
请学生上去数,领着学生一起数
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师:我们的小蜗牛很爱学习,它也走进了我们的教室。翻过来
1、教材46页练一练的第1题。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请将它们走过的路线画出来。
请学生上去指一指
2、练一练的第2题。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和学生一起校对答案
归纳总结,升华新知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什么是周长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周长,知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也知道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有它的周长。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去找一找、摸一摸,然后再和同伴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