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乘火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乘火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2: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火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和两、三位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其应用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在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用了自主探究,小组联动的方法,学习72×5=?和118×7=?。学习中,学生总是忘记加进上来的数,此时让学生结合上节课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次进位)》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交流探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每节卧铺车厢可坐72人,5节可乘多少人?”“每节硬座车厢可坐118人,7节可乘多少人?”
问题解决: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练习,逐步形成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的算理,进位后十位、百位上的处理。
五、【教学准备】
课件(ppt)
六、【教学流程】
一.积累展示,目标导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竖式,谁会用竖式来做呢?
板算: 1 8 4 8
× 3 × 2
________ ________


口算:1.12×3=,2.24×2=,3.31×3=,4.99÷3=,5.36÷2=,6.60÷2=……
3.导入:观察学生竖式演算正确与否,适当进行竖式计算的指导。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计算72×5=
1.笑笑和淘气假期里在爸爸的陪同下坐火车去奶奶家看望奶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齐读课题《乘火车》火车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课件展示主图: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随机出示:5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再出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谁能把文中的信息和第一个问题连起来读一下。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是:72×5=
2.出示自学提示:
⑴先独自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72×5的结果。
⑵约3分钟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集体交流:
⑴让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板演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
方法一:口算
先用70×5=350(人),再用2×5=10(人),350+10=360(人)
方法二:列表格
×
70
2
5
350
10

350+10=360(人)
方法三:乘法竖式
⑵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找别的小组的同学来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
(我把72看成80-8,80×5=400。再用8×5=40,最后用400-40=360。
(用连续乘法来算,1×72=72,2×72=144······5×72=360
(用连加法算72+72+72+72+72=360
⑶72×5同学们做出这么多方法,那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哪种方法对你来说最实际。
⑷咱们来看这个竖式 7 2
× 3 1 5
3 6 0
你们在计算时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同学的?
学生肯能回答的答案:
(.3为什么不用向前一位进位呢?
⑸组织回答:
⑹小结:
十位上的7,7×5是35,35个十也就是350.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十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只是前面在没有数了,所以就把3直接落下来了。
⑺还有没有疑问?
4.试一试:
⑴.刚才我们解决了72×5,老师要考考你们掌握的怎么样?(每组四号同学上黑板做)
课件展示: 试一试: 5 6
× 8

⑵组织交流:
咱们看一下每组四号同学做的对不对?
.计算118×7=
1.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课件展示)你能列出算式吗?
(随机板书:118×7=)
2.你们看一下118×7和72×5有什么不同?
3.那么三位数乘一位数你想不想试着算一算呢?
出自自学提示:
⑴.独自尝试用竖式的方法来算118×7的结果。
⑵.约2分钟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4.每组五号同学上小黑板。
5.交流:这道题同学们在做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问的?
适宜点拨: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6.试一试:
⑴.刚才同学们解决了118×7这个问题,下面老师还要来考考大家,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课件展示)

试一试: 1 2 5
× 6

⑵.谁能说一说125×6是怎么做的呢?
拓展训练、评价促进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这两道竖式计算的题,与课前复习的这两道竖式计算题有什么不同呢?来比较一下看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齐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用自己的语言完整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
3.重点强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巩固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
1.森林医生
2.摘香蕉
3.参观海洋馆
七、【板书设计】
乘火车
5节卧铺车厢可坐多少人? 7节硬座车厢可坐多少人?

八、教学反思
?《乘火车》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在让学生发现本节计算与上节有什么不同时,通过计算的比较,很多学生都发现了本节的进位和上节课不同的是连续的进位。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对算法的理解有困难,对于进位的数字没有加上去,我利用学生讲解,小组交流等方法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
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主动探究,学习新知层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练、独立练、分层练、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拓宽延伸,发展新知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