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1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可以① 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② 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③ 资源、土地资源、④ 资源、气候资源和⑤ 。 直接生产和生活水生物矿产资源思维点击
1.如何判定某物质是否为自然资源?
答案 判定自然资源,要充分把握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和经济属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物质、能量)。
2.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关系如何?
答案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可不断更新⑥ 的资源,如:土地、气候、水、生物等资源。
(2)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⑦ 的地质时期,相对⑧ 来说是不可更新的,如⑨ 。循环使用漫长人类历史矿产资源思维点击
3.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为什么?
答案 没有。可再生资源,若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退化丧失生产能力。3.共同特征:
(1)分布的不平衡性
a.地域差异性:存在⑩ 或? 上的显著
地域分异。
b.分布的规律性
数量质量可再生资源→受? 的影响显著,使其分布具
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资源→分布也有规律可循,如矿产资源的分
布主要受? 的制约,金、银、钢、铁等内
生矿多分布在? 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
分布在? 地区水热条件地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相互联系的 可再生资源 利用范围 利用途径 利用率 思维点击
4.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是否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是。如水能资源,其多少除了受水资源多少的影响外,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地形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因此水能的分布就不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5.可再生资源能够再生,为什么还说数量上是有限的?
答案 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由于其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因此其在数量上具有有限性的特点。 图表导思
1.表4-1-1 自然资源基本情况,据图分析:
(1)自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答案 自然资源有两种分类方法:按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按生产情况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各类自然资源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案 矿产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等。
土地资源——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等。
水资源——饮用和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
生物资源——食用、工业原料、药物、饲料等。
气候资源——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等。 (3)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①普遍存在性(分布普遍,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②数值特征(只有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③变率较大(其时空分布具有较大的变率)。2.图4-1-2 新能源——风能
图4-1-3 新能源——太阳能,据图分析:
(1)风能有什么特点?开发利用风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风能的主要特点:①可再生性;②风力、风向不稳定;③清洁无污染。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地区,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太阳能有什么特点?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什么优势?
答案 太阳能的特点:①能量巨大;②能量分散;③清洁;④可再生。
太阳能作为一次性能源,它不仅可以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可以免费使用,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一 自然资源的判定与分类
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野生带鱼和小黄鱼 D.水稻和棉花
解析 自然资源具有两个主要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二是经济属性,能为人类所用。地震释放出的能量,人类目前还无法利用,汽油和柴油及水稻和棉花虽然用于生产和生活,但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故都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只有野生带鱼和小黄鱼符合条件,是自然资源。 C考查点二 自然资源的特征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有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2~4题。
2.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解析 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它的形
成须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
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不可再生资源。C3.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分布的不平衡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解析 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的分布不均衡,具有分布的不平衡性。A4.我们在进行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成熟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解析 由于天然气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天然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D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面积的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 200万公顷减少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了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其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做题时,先通读材料,把握住标注①~④的特点,结合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要求,联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回答。回答问题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答案 反映出的自然资源共性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是:数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平衡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利用的发展性 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自上而下依次是: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因地制宜 注意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滩涂、荒山、戈壁、沙滩均不属于自然资源
B.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有地带性规律
D.目前地核中的铁、镍元素也是自然资源
解析 从自然资源概念出发分析A、D选项,可知两个选项均有问题,A中滩涂能够为人类所利用,属于自然资源。D中地核中铁、镍目前都不能为人类所用,不属于自然资源。从资源的特点考虑,B项与资源的有限性特点相违背,因此是错误的。C项符合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带性,所以是正确的。 C2.人类改良盐碱地,收到了较好的收益。某些单一用途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这说明( )
A.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B.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具有不断的发展性
C.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利用潜力是不可估算的 D.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解析 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将会更加合理,自然资源的用途会更广,利用率会得到不断提高,这些都体现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B3.目前出现的自然资源短缺甚至某些资源濒临枯竭的原因有 ( )
①人类对地球上有些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 ②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成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 ③自然资源均不能增殖和循环再现 ④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再生和循环使用。A4.古老文明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有 ( )
①河流提供水源 ②河流冲积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 ③河流方便运输 ④河流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河流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摇篮,主要体现在河流提供水源和水运条件,以及河流冲积平原带来肥沃的土壤。古老文明时期人们一般不会利用河流发展水产养殖业。C5.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
B.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北方相反
C.西北干旱区光照强、风力资源丰富
D.西南湿润区光照少、生物种类少
解析 本题考查了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这一基本特征。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因受阴雨天较多的影响,光照少;但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水、热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D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取之不尽
B.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有限的
C.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
布也是有规律的
D.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
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解析 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①区域差异性,②资源间的联系性,③数量的有限性,④利用的发展性。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成矿作用的制约,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分布格局,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数量都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因此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所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答案 C 7.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 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___________提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和_______相对落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学科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一提供的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不难看出,煤、耕地资源尤其是煤炭过于集中在北方,华北地区耕地资源比重大,但缺水严重,制约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能够得出我国的资源问题是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特别是煤炭资源分布,运费增加,使得生产成本提高。第(2)题,材料二结合我国国情(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但事实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原因与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
答案 (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利用率低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课件29张PPT。物质基础 种植 养殖 蒸汽机 小 较大 制约 制约 多样化 高 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 小 思维点击
1.目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 (1)耕地锐减,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2)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严重。
(3)生态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土地退化严重。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必要性:对资源的? 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 的恶化。
2.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
? 。
(2)利益兼顾:处理好眼前利益和?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 的利益。
(3)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 和 的统一。
(4) :没有公众在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参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过度开发环境再生能力长远利益子孙后代科学利用保护公众参与开源节能思维点击
2.不同水平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种类和数量,总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利用率越来越高。思维点击
3.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答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采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也不相同,具体的做法是:对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保护和促进其更新,并充分加以利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研究如何节约、综合利用,寻找新的替代品,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利用率,注重综合利用和保护并举。 图表导思
图4-1-4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据图分析:
(1)亚马孙热带雨林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它对调节地球气候、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产生哪些问题?
答案 热带雨林的大量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正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一 土地资源与人类
1.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主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
提高
解析 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C2.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的阶段是 ( )
A.采猎文明阶段 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 D.现代文明阶段
解析 农业文明阶段,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口数量快速增长,需要更多肥沃的土地。B考查点二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①大力开发黑龙江、新疆边远地区荒地种植水稻 ②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沿海滨海地区营造防护林 ③在华北地区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在准噶尔、河套平原及其附近建立“林—草”配套的人工草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所以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土地资源。因华北平原缺水,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故推广喷灌、滴灌是可行的好办法。河套平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不宜建草场。
答案 B4.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的做法是
( )
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人类当前
发展经济的需要
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C.为了保护环境,可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D.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
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
解析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再次,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答案 D5.我国某省(区)一个县20世纪50年代后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末与40年代末相比,该区人口约增加________倍,耕地约增加________倍,荒漠化土地增加到约________万公顷。
(2)分析该地区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3)就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说,当地应如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首先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境内,随着人口的增长,大批的草原被开垦,加上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类活动在其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答案 (1)1 1 0.67 (2)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退耕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课时作业
1.人类与自然资源产生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 ②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人类与自然资源产生不协调主要是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追求财富的积累、对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C2.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
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
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C.江南丘陵区广种水稻
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 陡坡开荒易造成水土流失;江南丘陵宜发展立体农业,防止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易加剧洪涝灾害。B3.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代替煤和石油,减轻酸雨的危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应注重题干中的提示“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即甲烷和水的混合物,燃烧时仍会释放二氧化碳,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开发“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可以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污染,部分代替煤、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因为“可燃冰”在燃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可以减轻酸雨的危害。
答案 D 4.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相比,正确的说法是( )
A.前者是不可再生资源,后者是可再生资源 B.前者分布无规律,后者分布有规律
C.前者数量无限,后者数量有限
D.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土地资源极其丰富
解析 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两者作为自然资源,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矿产资源按其属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类型,又具有自然资源数量有限的特点,根据我国国情,矿产资源又存在形势严峻的问题。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它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我国土地资源人口平均占有量有限,加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而我国的土地资源不仅不丰富,而且还相当紧缺。
答案 A
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A、B、C三项内容:A可能会引起海水倒灌等影响水质,B项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C会污染农产品,影响质量。正确答案选D。 D6.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涵养的水源减少,山中的泉水减少,选项①是正确的。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断流,②是正确的。A7.读下面“自然资源与社会生产关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框内
①矿产资源 ②耕地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草场资源 ⑤造纸业 ⑥机械制造 ⑦副食品工业
(2)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人类生产、生活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________基础。
(3)产业革命前,世界主要能源利用类型_______,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主要能源为___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主要能源为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和矿业,它们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由此可见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 答案 (1)a-② b-① c-⑤ d-⑥ e-③ f-④ g-⑦
(2)陆地自然资源 物质
(3)柴草 煤炭 石油 电力 8.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解析 根据资料中“石漠化”出现在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这一内容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是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这一地区由于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漏斗区面积很大,兴建大型工程注意避开这种类型的地区。根据坡度、土壤厚度、气候三者关系可以推测出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云南 广西 贵州
(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 肥力
(3)选择坚硬的地基,避免地面塌陷
(4)地层薄,基岩大面积裸露,流水侵蚀作用强;砍伐森林,在陡坡上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