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测试卷
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1~2题。
1.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2.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读海南岛地形结构示意图(下图1)回答3~5题。
3.a.b.c三地年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b>a>c D.b>c>a
4.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 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5.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海南岛的特色产业来抓,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 ②热带海滨和岛屿 ③热带雨林 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 )
A.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敦煌石窟、④苏州园林
B.①桂林山水、②云岗石窟、③长城嘉裕关、④苏州园林
C.①桂林山水、②龙门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
D.①黎族风情、②苏州园林、③秦兵马俑、④无锡太湖
7.从北京到上面四省区的铁路线较合理的路线是 ( )
A.从北京到①可经过京广线、陇海线和宝成、成昆线
B.从北京到②可经过京九线、陇海线
C.从北京到③省区可经过京包线和包兰线
D.从北京到④省区可直接通过京广线
位于山西省中部略偏南的平遥古城,是迄今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县城的原形。它是由完整的城墙、街巷、店铺和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据此回答第8~9题。
8.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对吸引旅游者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环境价值 B.美学价值 C.社会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9.现在,平遥古城一带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灾害多发
C.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部分古建筑的破坏
D.开采煤矿对古建筑的破坏及燃煤引起的酸雨污染
10.旅游团参观游览前,“地陪”应与领队、“全陪”商定本地节目安排,当游客提出小的修改意见或要求增加新的游览项目时,“地陪”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
①及时向旅行社反映,对合理又可能满足的项目,应尽量给予安排 ②需要加收费用的项目,“地陪”应率先向领队和旅游者讲明,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③游客是上帝,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④对确有困难无法满足的要求,“地陪”应详细解释,耐心说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在一张地图上,北纬60o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是33.3厘米,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 B. 五百万分之一 C.1:500000 D. 1:1000000
12.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 平原
13.下图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右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
被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关于图中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C.乙河水流向西北 D.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
索道。据此回答,16~17题。
16.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7.甲处断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8m B.18m C.65m D.60m
18.读下列等高线图回答:
若下面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
A.①地气温肯定较②地高????????
B.②地为分水岭
C.③地降水较①地丰富??????????
D.④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19.下列图形可代表火山的是( )
20.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 A.山谷、山脊、山顶、盆地??????? B.山脊、山谷、山顶、盆地
C.山谷、山脊、盆地、山顶????? ??D.山脊、山谷、盆地、山顶
21.读下图回答,图中的山坡为( )
A.陡坡 B.缓坡 C.凸坡 D.凹坡
500 450 300 250 200 150
115° E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创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 cm。据此回答22~23题。
22.该地球仪比例尺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23.在这个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晨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
A.20 cm B.40 cm C.10~20 cm D.20~40 cm
右图是“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完成24~26题。
24.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25.图中E河流域内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单位为米)( )
A.199C.59926.该国家F段国界线(陆界)的长度约为 ( ) A.350千米 B.480千米 C.550千米 D.600千米
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
A.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山河相间
28.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属于( )
A.沉积盆地 B.褶皱山地
C.冲积平原 D.块状山地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29~30题。
29.该地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30.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读 “中国古今著名水利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下列水利工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
都江堰( ); 京杭运河( ); 坎儿井( )
葛洲坝( ); 灵 渠 ( ); 小浪底( )
(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因此都属于 ,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 、 和 。
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单项选择)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
。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
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5)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是 ,丙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3.读某地区旅游资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中看,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等。
(2)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和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试加以分析。
(3)发展当地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4.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3).该地区冬季气温最高的是ABCD各点
中的 ,
原因是 。
(4).夏季EFGH四个地区中,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 地区,
原因是 。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B
D
D
A
A
B
C
C
A
B
B
D
B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A
C
C
D
C
D
A
C
D
B
D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评分标准:(每空一分)
(1)都江堰(B ); 京杭运河(A ); 坎儿井(F )
葛洲坝(C ); 灵 渠( E ); 小浪底(D )
(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因此都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 空间性 、时代性 和功能性 。
2.评分标准:
(1)D (1分)
(2)② , 坡度小、工程量小 (2分)
(3)丁 , 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 (3分)
(4)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 (2分)
(5)山脊, 盆地或谷地 (2分)
3.评分标准: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 (4分)
(2)A线线路短,建筑成本低,但占用耕地;
B线线路长,会增加成本,但节约耕地,景点连接较好,景点间交通便利。(4分)
(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该地区有石林、高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容易造成生态的破坏。(2分)
4.评分标准:
(1):甲(1分); 乙(1分)
(2):见图示(共计2分,山脊、山谷各1分)
(3): D(1分); 地势低 ,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2分)
(4): E(1分);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