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正负数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9: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负数》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
《正负数》教学案例
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红胤
摘要: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归纳概括出正、负数意义的本质。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中学,学中教,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词语:归纳、总结、比较、相反量、意图、整数、负数、探究。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观认识正、负数,且在结合《温度》的实例,体验(+ , —)表示零上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会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在认识( 0 ℃ )的基础上,“0 ” 再与正负数的区别。通过系列的实验探讨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探索和推理经验,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探索并归纳负数意义的基础。
在相关教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的活动,积累了一定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探索正负数的过程中,发展了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年级学生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思维简单,通过分析讨论,逐步得出、推导出初步构建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在教中学,学中教,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任务分析:
本课时在学生现有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教学和任务: 经过探索学习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用归纳总结讨论,结合熟悉的生活环境,加强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认读写负数,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进一步发展对( 0 )的认识,并了解整数的意义。创设丰富的情境,经历负数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揭示整数的意义过程中,正整数和负整数挑选出来,从数集的角度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及整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能力方面:
结合情境,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 和负整数,知道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认识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列举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归纳概括出正、负数意义的本质。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 ”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教学难点:会用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的数据。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大屏幕、课件、卡片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展示:
(说明):把学生分成六组,前六个题(每组一个必答题,必答错不扣分,答对一个记2分);后九个抢答(抢答对一个得一分,错一个扣一分)学生口答,共同判断对错。.以积分产生优胜,优胜组得到表扬和小红旗。
出示课件,大屏幕播放;
(1). 必答题:
北京今天气温是零下2℃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 2℃),读作:( 零下2 ℃ )。
漠河今天气温是零下5℃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读作: ( ℃ )。
台北今天气温是零上17℃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读作:( ℃ )。
拉萨今天气温是零下4℃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读作:( ℃ )。
西安今天气温是 0℃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读作:( ℃ )。
杭州今天气温是 13℃ ,那么我把它表示为 ( ℃),读作:( ℃ )。
(2)抢答题:(看上题各城市的温度)
A.最高气温是哪个城市?( ),多少度? ( ).
B.最低气温是哪个城市?( ),多少度? ( ).
C.中间气温是哪个城市?( ),多少度? ( ).
d. 拉萨与北京,哪个城市气温高? 4℃ ○ --2℃
e. 漠河与西安,哪个城市气温高? -5℃ ○ 0℃
f. 台北与杭州,哪个城市气温高? 17℃ ○ 13℃
g. 漠河与北京,哪个城市气温高? -5℃ ○ —2℃
( 3 )小组可以讨论: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 ) ○( )○( )○( )○ ( )○( )
小组可以讨论:气温从低到高排列出来。
( ) ○( )○( )○( )○ ( )○( )
教学目的意图:
温故知新,不需要提示注意,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到新授课方面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探索发现游戏导入新课:
2.1 情景导入:(课件播放画面)淘气和笑笑通过温度的学习,发现温度有,零上与零下两种不同的数据表现形式,而零既不是属于零上、也不属于零下,那么它属于谁呢?讨论?
2.2 创立情境,新知识铺垫:
(课件:打出2个温度计;其一是零上5℃,另一个是零下5℃)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温度的表示方法,那么看图(课件)看看图中表示都是多少度?
你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那?(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生答:+5 表示零上5℃ ; —5表示零下5℃
师:正确。回答的好!
师:我们在看课件;一辆公交车,上车3人下车3人,那么我们怎么表示那 ? 生:上车+3 ,下车-3表示。
师: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用+3 表示上车3人,-3表示下车3人。
师:她说的对不对啊?
生:对
师:好,我们鼓励鼓励他。(鼓掌,你真棒!!)
师强调:我们把像零上5℃ ,零下5℃:上车3人,下车3人这样的每组相对应的量就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同学们觉得怎么多种方法中,谁最简洁、明了,谁的数学味道最浓?
小组讨论汇报:每一组数字,前面的图标、符号都是相反的。
用“+ - ”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最简洁、明了,数学味道最浓!
2.3看一看,说一说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适时帮助学生总结。)
在大屏幕上显.:珠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记作:(+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 );智力竞赛规则:答对得10分,记作+10;答错错一个扣10分,记作,—10;(而“—10”表示答错了非但不得分,还要从总分中去掉10分;)
2.4说一说:爱心超市3个月的经营情况:
3月
16900元
4月
-127元
5月
15200元
爱心超市3月份赢利16900元,4月份……“—127元”不禁没有赢利,而且亏掉127元。
出示课件:存折。---如果取出200元,存折上会有怎样的变化?表示为( 元)
师总结:在“知识竞赛评分规则”的数据中,“+”表示答对,“-”表示答错。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像零上与零下、答对与答错、赢利与亏损等意义相反的事情,所以需要引入新的数(负数),扩充数的范围。
师教学意图: 使学生体会、讨论得出正负数的意义。“+ , - ”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归纳概况出正负数的本质。
2.5 学习正负数的读法、写法,揭示课题。(板书:正负数)
试一试。下面哪两个量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正、负数记录它们吗?出示课件:
答对一题得10分,( 记作 +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记作—10分);
电梯下降5层,( );体重增加5千克,( )。
电梯上升5层,( );体重减少5千克,( )。
妈妈工资3300元,( );买衣服用去500元,( )。
淘淘从家向东286米,表示( +286米),那么从家向西400米,可以表示( )。
爱心超市五月份赢利15200元,记作( )。其中交电费326元,记作( )。
说一说:小组讨论归纳。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信息?你能用正、负数记录它们吗?
生:(1)妈妈开工资2000元,记作+2000元;买了的大米用去263元,记作—263元。
(2)爸爸上个月做生意挣4000元,记作+4000元,本月生意陪了2500元,记作—2500元。
(3)我上学从家坐校车到学校1.5千米记作+1.5千米。
(4)荷兰国家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3.12米,记作—3.12米。
师教学意图:引导归纳出正数、负数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3链接验证归纳:(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请同学们找一找,带正号的数字,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带负号的数字,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说一说。
把带正号放在一个括号里:(+10,+200, +5,+4000,…. )。
把带负号放在一个括号里:(-127,-155, -10,-200,…. )。
生汇报:像上面学习的带正号和负号的数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5)归纳总结:
结合上述数据来认识正、负数,即带“+”的数,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数;带“-”的数。
师:负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不可以!!!! )。
(6)(板书:
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数;可以在正数前面添加“+ ”号也可省略。
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
师:请同学谁能说出几个正数?
师说明:正数前面添加“+ ”号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其实正数就是前面所学习过的数( 0除外);
(板书):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
师:为了简写可以把+58写作:58 ;那么去掉正号,变成( 58 ),这个数你熟悉吗?师总结:(这就是过去学过的数。)
师:请同学谁能说出几个负数?(-127,-155, -10,-200,…. );那么负数前的“—”号可以去掉吗?例如—117 。负号可以省略吗?
生合作讨论:如果去掉负号;例如: -127,就变成127; 127是正数,就改变了本身那个数了,结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起来,再用一个圈把所有负数圈起来
变成相反的量,—127≠127,所以不可去掉。
师说明:
负数前面添加“—”号必须写,不可以去掉;这是与正数的区别,也就是正数的相反量。
(7)师:那么请同学们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起来,再用一个圈把所有负数圈起来
所有正数和 0 比,有什么关系?例如;正数( +100、200、+8844.45…)大于“ 0”;
‘0’和正数是什么关系? ∴ 0 < 正数
师:所有负数和 0 比,有什么关系?例如;负数( -127、-200、-155…)< “ 0”;
那么‘0’和负数是什么关系? ∴ 负数< 0
师:
那么,正数和 0 和负数,又有什么关系?生讨论得结果;负数< 0 < 正数
师板书:负数< 0 < 正数
4.合作探究:意图:构建新的数的体系,明确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师:以0为分界线,高于0的,低于0的,分别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2). “0”正数也不要负数也不要,怎么办?
0算正数吗?0算负数吗? 小组合作讨论

0比正数?(小)
0比负数?(大)
0比0小吗?( 相等)
,
得出结论: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板书: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意图:以0为分界线,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 相对相反” 构建新的数的体系,揭示 0 的新内涵 。
(4).学生自主探索正负数的写法;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交换轮流
(5).出示大屏幕课件: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5.巩固延伸:
(1).淘淘家住3楼,他从3楼往上2层,记作+2,那么从3楼往下一层记作( )层
(2).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 +3 ;那么失2球记作 ( )。
(3).生活中的应用讨论:
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如果风速是+0.6米/ 秒,表示什么?(表示: 顺风每秒0.6米)
—1.2米/秒表示( )
(4).同学讨论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和同伴交流。
教学意图:体会教学难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6.本课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正负数,及其意义;重点0的意义。探索正负数的读法和写作,学会用负数来表示一些日常中的问题。经历了数字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7.作业: p87.2.3.
8.小测与评价:
课堂小测及本堂课评价表:
姓名( )第( )小组: 年 月 日
本节课小测验:
1.填空:
零下5℃ 写作:( ) 零上10℃ 写作:( )
—500米读作:( ) —15 ℃读作:( )℃
2.填空:
正数 ○ “ 0 ” ○ 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
妈妈工资3300元,写作( );买衣服用去500元,写作( )。
整数包括:( ),( ) ,( ) ;自然数包括:( ),( )。
3.填空:
(1).如果上升记作:+400米,那么下降200米记作:( )。
(2).体重减少3千克记作:-3千克,那么增加2千克记作:( )。
(3).笑笑从家出发向东行300米,表示为:+300米,那么笑笑从家出发向西行500米,表示为:( )米。此题分界点是( )。
二.评价表 (在相对应格中划√)

等级
评价人



一般
自己评
互评
教师评
生对师评

九.板书设计:
正 负 数
+10,读作: (正十 ) —10,读作:(负十 )
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数;
像-1000,-500,-127,-100,….都是负数。;
负数< 0 < 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十.反思:
通过比赛抢答,发扬小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激发求学欲望;能够提高团队团结精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生积极探究所发现的规律,从认识自然数、分数、小数,发展到认识负数,是一次质的飞跃。知识水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采用教学方法形式的多元化,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且合作交流,质疑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比较、观察、分析抽象、概况的探究能力。
十一课时安排:(40分钟)
1.----------- 5分钟
2.------------8分钟
3.----------- 12分钟
4.----------- 5分钟
5.----------- 4分钟
6.----------- 1分钟
7.----------- 1分钟
8.----------- 4分钟
结束语:这堂课通过同学们积极探索和小组合作,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习兴趣,解决了生活中的负数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比较、观察、分析抽象、概况的探究能力,为我们下节课打下良好基础。
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红胤
电话:13464018691
邮编:110107
2016.10.20

《正负数》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
《正负数》教学案例
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红胤
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