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1 17: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的四件事情;
2.通过个别读的方式,学生能够准确找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分析“我”和母亲的人物形象;
3.通过齐读第1段和第7段,学生谈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并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4.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标题的含义。
学习目标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



瘫痪 沉寂 捶打

憔悴 诀别 絮叨

憔悴:
诀别:
喜出望外:
翻来覆去:


tānhuàn
chuí

qiáocuì
jué
Xùdɑo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的四件事情。
一、初读,整体感知。
二、精读,分析人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分析“我”和母亲的人物形象。
“我”:
母亲:坚强、伟大、无私、宽容、爱子如命。
母亲去世前:暴怒无常、自暴自弃、绝望消沉
母亲去世后:理解母亲、积极面对生活
三、品读,探究主旨。



齐读第1段和第7段,谈谈你对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主旨归纳:
四、研讨,标题解析。



小组讨论: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1)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怀念母亲”?
(2)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五、入境,课堂升华。
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
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
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
我们不能期望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
我们不能全然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
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我 母亲

暴怒无常 耐心抚慰
浑然不知 重病缠身
同意看花 喜出望外
懂得母亲

愧疚
怀念
坚强
无私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笔尖生情。在学完本文之后,我们被文中“母亲”的伟大母爱所打动,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我们的妈妈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此刻我们也想歌颂一下自己的妈妈。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