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7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天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
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转折)
天京陷落
1851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56年
1864年
后期防御战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
影响:打击---湘淮系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幅,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两大纲领
两大纲领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
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
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
提出学习西方,提倡与各国通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
进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借以巩固农民政权。
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资政新篇》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洋务运动知识一览表
概括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内忧外患
目的 维护统治
代表人物 奕?、曾、李、左、张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内容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
海防成就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近代教育 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创办军事工业
传统的手工工场
江南制造总局内部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旅 顺
威海卫
筹 划 海 防
北洋舰队:经远舰
北洋舰队:致远舰
新式学堂
创办的
洋务派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外语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军事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军事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 天津电报学堂 科技
据不完全的统计,1860~1895年,洋务派主持开办的一批军用工业,大小共有19个单位,兴办民用工矿企业共29个单位。总计48个。这些工业企业单位虽不如某些小型的外资企业办得早,但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煤矿、铁矿、其他金属矿藏、治炼、机器制造、织布、纺纱等产业领域,都占据统治地位。
——丁贤俊《洋务运动史话》
尽管失败,仍然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初衷不是为了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的军事与生产技术,失败是必然。
19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形势示意图
1858,
《瑷珲条约》
1860,
《北京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4,沙俄侵入新疆
1874,日本侵入台湾
19世纪中期以来,边疆状况如何变化?
1858,法国侵入越南
1840《南京条约》
1860《北京条约》
民族危机加剧!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
——摘自明治天皇《御笔信》
黄海战役后,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躲入威海卫港,不许“巡海迎敌”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1、《马关条约》与《北京条约》相比,有何特点?
主权+赔款+经济权益+政治地位。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马关条约》P99
承认朝鲜独立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赔款 2亿两
开埠 开四口
设厂 口岸设厂
中英《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
800万两
开一口
伤痛耻辱 换来 国家转机
梁启超:“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19世纪50年代至90十年代
西北:沙俄欲占新疆
西南:法国欲占越南
东南:日本欲占台湾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建省
1885年,签《越南条款》,台湾建省
1894年,甲午战争,签《马关条约》P99一
朝鲜独立
赔款2亿
开放四口
口岸设厂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5)
代表人物:洪秀全 主张:拜上帝
探索措施: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资政新篇》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861-1895)
时代背景: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和两次鸦片战争)
代表人物:奕訢、李鸿章、左宗棠 主张:自强求富
探索措施:军事企业(自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
新式海军(自强):北洋水师等
民用企业(求富):上海轮船招生局等
新式学校(求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
边疆危机
民族危机
加剧
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引发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初衷不是为了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的军事与生产技术,失败是必然。
1、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探索救亡
出路
内容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