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2019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下列物质的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柴油 B.氢气 C.硫 D.煤
2.(3分)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3.(3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4.(3分)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5.(3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
6.(3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每组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N2 NO2 B.CO2 CO N2
C.SO2 CO NO2 D.CO H2 CH4
7.(3分)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8.(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9.(3分)我国“神州三号”宇宙飞船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0.(3分)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B.可以燃烧
C.隔绝了氧气 D.清除了可燃物
11.(3分)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
12.(3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发使用新能源,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
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
13.(3分)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D.木炭与氧气反应
14.(3分)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CH3OH B.CH4 C.C2H5OH D.H2
15.(3分)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它是( )
A.N2O B.NO2 C.NO D.N2O5
二、填空题(26分)
16.(6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 ;
(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4分)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
18.(4分)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用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 .
19.(12分)如何合理、高效、节约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紧开发、研制其它清洁能源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是乐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煤燃烧时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煤的气化是把煤变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一环,其中一个重要反应是:C+H2O C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举出一点即可) .
三、计算题
20.(6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四、活动与探究(23分)
21.(8分)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 ,实验2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22.(9分)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图,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 。
23.(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也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收集方法是 ;也可用于制取 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燃料及其利用》2019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解答】解: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A、柴油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能污染空气,故A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故B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C错误;
D、煤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能污染空气,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和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亚硫酸和硫酸都显酸性,当雨水的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即pH<5.6时,就形成酸雨。
故选:C。
3.【解答】解: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氮气不具有助燃性,也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甲烷具有可燃性,因此甲烷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所以错误;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错误;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所以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沼气有可燃性,闲置的沼气池内是它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所以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故A错误。
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同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
C、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必然现象之一,故C正确。
D、化石热量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A。
6.【解答】解:
A、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其中氮气不是污染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其中二氧化碳与氮气不是污染物,故B错误;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全部为污染物,故C正确;
D、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其中氢气和甲烷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正确;
B、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C、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
D、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B。
8.【解答】解:
A、①能燃烧,而②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①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空气的作用,符合题意;
D、烧杯中注入的是80℃的水,①燃烧,③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A、根据物质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偏二甲肼由C、H、N元素组成,故A正确;
B、根据物质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偏二甲肼含C、H、N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偏二甲肼中并不含有氮气,故B不正确;
C、偏二甲肼C2H8N2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8+14×2=60≠27,故C不正确;
D、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8):(14×2)=6:2:7≠1:4:1,故D不正确;
故选:A。
10.【解答】解:A、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并没有改变楼板的性质,只是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而非改变楼板的着火点;故不正确;
B、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可说明该黑色物质不能燃烧;故不正确;
C、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楼板因不能接触到氧气而无法燃烧;故正确;
D、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楼板并没有被撤离,没有清除可燃物;故不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
故选:A。
12.【解答】解: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无任何污染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故对
B、晶体硅的特殊性能在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故对
C、核能无污染既清洁又环保属于清洁能源。故错
D、风能、水能、地热能 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无任何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对
故选C
13.【解答】解:
A、金属与酸的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需要加热,即吸收热量,故正确。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
D、木炭与氧气反应是燃烧放出热量,故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由X+3O22CO2+3H2O可知,
反应后碳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是7个,反应前应该是7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
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包含在X中;
由以上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C2H5OH。
故选:C。
15.【解答】解:此题可用估算法,先将四种物质中的氮元素化归为相同个数的氮原子,然后分别比较氮、氧元素的相对质量,即:14:8,NO213:8,NO14:16,14:40,只有C选项中的含氮量接近46.7%。
故选:C。
二、填空题(26分)
16.【解答】解:(1)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甲烷和乙醇都是符合定义的.
(2)醇的化学式都含羟基(﹣OH),名称与碳原子的数目一致,氢原子数为碳原子数的2倍再加2,故化学式为C2H5OH.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C2H5OH;
(3)CH4+2O2CO2+2H2O
17.【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清除可燃物,移走“煤气罐”,没有了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了.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清除可燃物.
18.【解答】解: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注意反应的条件和配平;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答案为:2H2+O22H2O;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19.【解答】解: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警报器应该安置在高处.故填:甲.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2)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故填:二氧化硫.
由C+H2O CO+H2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电动汽车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故填:不污染环境.
三、计算题
20.【解答】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CO2+2H2O
16 44
32g x
=
x==88g
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88g.
四、活动与探究(23分)
21.【解答】解: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吹蜡烛时,由于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蜡烛.
故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实验2:用容器罩上蜡烛时,容器中的氧气不断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蜡烛熄灭.
故填:隔绝氧气.
②生活中常常用水灭火,原理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熄灭.
故填:用水灭火.
22.【解答】解:当把燃烧的松节油浸入水槽的冰水中时,温度降低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所以松节油熄灭。
故填:温度降低到了松节油的着火点以下。
23.【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能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可以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并且能够隔绝氧气.故填:可以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并且能够隔绝氧气.
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又与氧气充分接触.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又与氧气充分接触.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或氢气时,不需要加热,可以用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制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氢气.
实验室可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