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3课时含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3课时含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1 10:4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三 单 元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与春节相关的乐曲,出示过春节的图片)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你们的春节都是怎样过的?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先来学第一首写春节的古诗——《元日》。(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让学生诵读三首诗歌,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重点指导:
字音:“苏”是平舌音;“兄”是后鼻音。
字形:“牧”第四笔是提,右边是“攵”;“异”下部的撇、竖上边出头;注意“符、欲、魂、牧、异”等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2.理解词语。
元日 屠苏 曈曈 桃符 杏花村 茱萸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
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名学生读古诗—范读古诗—齐读)
3.《元日》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放爆竹、饮屠苏酒、挂桃符。描绘了春节除旧迎新、热闹喜庆的景象。)
四、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初通诗意。
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懂诗意。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词语注释: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2.读古诗,展开想象描述画面,体会诗境。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示图片:看,爆竹噼啪作响,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如果你也置身其中,心情会如何?(喜悦)
师:过年了,我们的年龄有什么变化?(长大一岁)一岁就是一年的意思,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师:如果说“爆竹声中一岁除”让我们感到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那么让我们感受到家人欢聚的温暖幸福的是哪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师:一边读诗句,一边想象人们团聚在一起,饮屠苏酒的情景,将你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吧。
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来到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师: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而春联就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桃符”是上面绘有神像的桃木板,人们在春节时把它挂在门上来求福避祸。
师: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春节时辞旧迎新的新气象?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师: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师: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改革家。在他的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仅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春节民俗图吗?
师:当时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竞相兼并土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百姓过着贫困的生活。王安石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再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思考问题。
师:由此看来,本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感情。)
4.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元日
光明美好 万象更新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检查背诵,说说《元日》的诗意。
3.春节是欢乐的节日,清明则笼罩着感伤的气氛,它是一个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今天我们来学这首描写清明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在晚唐成就很高。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江南春》《阿房宫赋》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3.诗歌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意境。
1.交流:“清明时节雨纷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雨纷纷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烘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纷纷”写的不仅是景,更是人心情,细雨纷纷,给人增添的是愁苦、感伤。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2.结合清明的习俗,说说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
(1)清明的习俗是缅怀先人,给先人扫墓。这是一种哀伤的气氛。
(2)哀伤的季节,自己又孤身一人赶路,再加上细雨纷纷,更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3.请两名学生表演诗人与牧童的问答情景。以演带读,理解后两句诗。
(1)诗人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问酒家在哪里?
“欲断魂”的诗人,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暖暖身子,也借酒消愁,暂时除去一些心中的烦忧。
(2)指导读出“遥指”的感觉。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的悲伤情境不同的、焕然一新的境界。“杏花村”是美的,是一个杏花深处的小村庄,是一个可以借酒消愁的地方。这样结尾,不但回答了诗人的问题,引出了美好的杏花村,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开阔的想象空间。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时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清明
天气: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诗人问:何处
牧童答:遥指杏花村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清明》。
2.了解了春节和清明,我们再来看一个传统节日——重阳。唐代有位诗人在重阳佳节这天,发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吗?(出自唐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了解诗题。(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忆:想念、思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鸟鸣涧》《使至塞上》等。
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诗人孤身漂泊于繁华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3.这首诗中写了重阳节的哪些习俗?
(登高、插茱萸)
三、细读感悟,体会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王维身在异乡,他的感受是什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哪几个字用得好?
(“独”“异”“倍”)
①想一想:“独”背后隐藏着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其他人一家团聚,呼朋引伴时,诗人在繁华的帝都,孤身一人或在街上走着,或在客舍静思,思念难遣;孤独、寂寞。)
②“异”指另外的,别的。突显了诗人在他乡的孤独感、飘零感。
③“倍”是加倍的意思。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亲人。
(3)“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道出了天涯游子的心声,还可以在哪些情景中用?
①中秋节时,在异国他乡学习和工作的人,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发自肺腑地感叹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②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时,在外谋生的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每逢佳节倍思亲。
2.身在异乡的诗人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指名读。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那时重阳,与兄弟们登高、插茱萸的情景,浮现在眼前;而今却孤身一人,这种思念的滋味真让人心碎啊。
(2)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别人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3.指导朗读和背诵诗歌。
四、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积累思乡怀亲的古诗。
例如,《十五夜望月》《泊船瓜洲》等。
2.积累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
例如,《水调歌头》《乞巧》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 登高 插茱萸
1.结合生活来学习诗歌,易于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主要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两个角度赏析本课的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