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期末Word版练习(含答案)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
1、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工作。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是(??B?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2、楚汉战争中,项羽最后在四面楚歌中拔剑自刎,刘邦最终获胜。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有(??D? )
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②刘邦势力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④刘邦善用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 )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4、“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 )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5、下列根据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所采取的措施而总结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D )
A.释放奴婢轻负担 B.减轻刑法并郡县
C.裁减官员惩污吏 D.压迫民族激矛盾
6、西域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年?( A )
A.公元前60年 B.公元60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138年
7、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下列成就不能支持此结论的是( A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指南针用于航海
8、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B.秦统一货币后,商人们使用圆形方孔钱
C.秦朝东至临洮,西到陇西,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
D.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9、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B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10、《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C )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视“以德化民”
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
11、汉武帝能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主要前提是( B )
A.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政治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
C.城市管理制度的健全 D.分封制的推行
12、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C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13、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B )
A.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脱匈奴的统治
B.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C.建立同大秦的直接联系
D.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北匈奴
14、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或典箱往往要用车来拉运,很不方便。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技术是( A )
A.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B. 火药的发明
C. 印刷术的发明D. 指南针的发明
1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C??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修筑万里长城
C.?兼并六国,完成统一??????????D.?统一度量衡
16、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D??)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1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
18、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丞相,你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的发生?( C )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推恩令”颁布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9、“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C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王莽篡权,建立新朝
20、“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A )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修筑万里长城
二、非选择题
1、针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加强统一的举措,有人认为,秦始皇功不可没,是个伟人;针对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建立君主专制的强权统治,以及穷奢极欲、残酷暴虐,有人认为,秦始皇过失巨大,是个暴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参考答案:
提示: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秦始皇的功绩,又要看到其统治残暴的一面,总起来说,功大于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徭役,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功劳远远大于过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陕西省城固县建成的再现张骞出使西域艰难历程的大型雕塑。雕塑工程……以三个部分展现了张骞受汉武帝指派,十几年内两次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
材料二 在一次公祭张骞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网友汇聚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在身着汉朝服装的司仪主持下,所有人员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活动的发起人“楚汉”(网名)恭读祭文……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民众的觉悟,“复兴张骞精神,重振奋发民风”。
材料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请回答:
(1)城固县正在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根据材料一,如果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网友们为什么“按照13纵队的方阵排列”?假如你是“楚汉”,你将如何在祭文中总结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4)“复兴张骞精神”,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100多人,一路历经艰辛,途中两度被匈奴扣留。13年后张骞返回长安,他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所了解。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大量牛羊和丝绸,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经13年才回到长安。
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惠商旅。
(3)丝绸之路的开辟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今天的丝绸之路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旅游热线,许多中外游客沿着这条道路,进行观光、探索、研究。
(4)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他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