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介绍大熊猫。
2.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对它多一些了解和认识。
二、解疑惑,了解大熊猫。
1.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听回答是否准确,并及时更正。
3.师点评:当我们向别人介绍国宝大熊猫时,一定要确保信息是准确的。
4.相信大家还搜集到了其他有关大熊猫的信息,你也提出问题来,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准确回答。
5.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有选择地提问,设置抢问抢答活动,既让学生了解大熊猫,激发介绍兴趣,又让学生对大熊猫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三、理顺序,介绍大熊猫。
1.师:回忆一下,刚才大家都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大熊猫。
2.教师引导发现(课件出示)。
(1)大熊猫的名字的由来。
(2)大熊猫的外形。
(3)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4)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5)大熊猫的繁殖。
(6)大熊猫被视为中国国宝的理由。
3.师:我们来列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课件显示“思维导图”)
4.师小结:今天我们来为大熊猫写写介绍,你最想介绍哪些方面?你准备先介绍什么?在你搜集的资料上画出你想要介绍的内容,并用序号标出先后顺序。
四、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可以仿照教材用表格的形式把同一类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剔除重复无效的信息。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五、细读范文,突破难点。
1.出示范文片段。
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冬季以竹竿为主食。
2.师:读一读第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总—分”结构)
3.师小结:每段有一个中心句,这样先总写,再分写,让我们对大熊猫的介绍更清楚、更有条理了。
4.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篇完整的佳作,看看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
(课件出示范文)
国宝大熊猫
你知道吗?大熊猫不是猫,它之所以被称为大熊猫,是因为它的脸型像猫那样圆胖,而体形又像熊。大熊猫不是猫,也不是熊,但它却跟猫和熊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身上毛茸茸的。头和身子雪白雪白的,四肢和肩膀黝黑黝黑的,圆圆的脑袋上长着一对黑耳朵,黑黑的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大墨镜。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你去逗它,它会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又呼呼地睡了。有时它也摆动着胖乎乎的身子,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大熊猫喜欢吃新鲜的竹叶、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等。你看,它吃得多香啊!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它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西部和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国宝”。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内,它是四川宝贵的自然资源,凡是到四川的中外游客,都以一睹大熊猫风采为快。
我喜欢大熊猫,它憨态可掬,样子可爱,是我国的国宝。
5.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这篇作文通过对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和分布地区的介绍,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对大熊猫的外形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六、学生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七、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先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八、对照清单,自主修改作文。
课件出示自主修改清单:
◇我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我是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大熊猫进行介绍的?
◇我介绍的大熊猫的信息是否准确?
◇习作分段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楚?
九、整理誊写。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前搜集大熊猫的资料,到课堂上的汇报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掌握的大熊猫的资料一一进行了展示。然后让学生梳理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大熊猫进行了详细介绍,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