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21: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促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2.学生经历多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大胆质疑的自信心,渗透多角度观察、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经历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式计算。
   
8角
□×□=□(角)或□×□=□(角)
2.买6个魔方需要多少钱?
9元
师:谁来说说买6个魔方需要多少钱应怎么列式?
生:9×6=54(元)或6×9=54(元)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求6个9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乘法的意义复习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交流信息。
师:(课件出示例5)从题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和大家分享?(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要租车)
师: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
[2+30=32(个)]
2.观察座位示意图,解决问题。
(1)获取信息,计算座位数。
师:仔细观察座位示意图,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
(横着看,一共有8排座位,前面7排每排都是4个座位,最后一排是5个座位;竖着看,左边有2列座位,每列7个座位。右边也有2列座位,每列7个座位,最后一排是5个座位)
师:怎么计算出总座位数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预设
生1:前面7排每排都是4个座位,一共是7个4,求7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7=28(个)或7×4=28(个)。用前面7排的总座位数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数,列式为28+5=33(个)。
生2:左边2列的座位数一共是7个2,求7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7×2=14(个)或2×7=14(个)。右边的座位数和左边一样,列式为7×2=14(个)或2×7=14(个),用左、右边的总座位数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数5个,一共有14+14+5=33(个)座位。
(2)解决问题。
师:现在想一想,二(1)班的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这辆客车,坐得下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先算出一共的人数,再与总座位数进行比较,2+30=32(名),32<33,坐得下。
3.引导学生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就不同。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构建、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解题的思路也有所不同,渗透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84页“做一做”。
(1)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教材85页2、3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总结出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
教材85页5、6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方法一:4×7=28(个)或7×4=28(个)
28+5=33(个) 32<33,坐得下。
方法二:2×7=14(个)或7×2=14(个)
2×7=14(个)或7×2=14(个)
14+14+5=33(个) 32<33,坐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