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23 课
主题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时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技能
【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概括日本在军事、政治、经济、屠杀等方面的侵华罪行,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本性,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复活。
归纳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过 程
与方法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端。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日军的侵华历程。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2.结合图片、影像、遗迹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日军侵华暴行。
3、渗透家国情怀感悟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全国人民以民族利益为重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国共合作抗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了解日军罪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教
材
分
析
重点
1、日本侵华重大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及日军侵华暴行。
2、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难点
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
归纳提升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
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
一、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背景
(1)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 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 的战争。
(2)日本政府及其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进行武装侵略的部署。
2.日本侵华
(1)九一八事变
①概况: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对中国 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 的开始。
②结果:日军占领沈阳,随后,占据中国 的大好河山。
(2)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 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3)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 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4)华北事变: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 ”。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国民政府及国联对日侵华态度
(1)国民政府推行“ ”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 政策。
(2)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3)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 方案。日本拒绝这个方案,宣布退出国联。
4.抗日救亡运动
(1) 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2)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 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3)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 。这一运动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 运动新高潮。
(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 、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一】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摘自《内战百科》
材料二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 (日)《东史郎君日记》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人东史郎对南京大屠杀一事做出了怎样的论断?
5.西安事变
(1)背景
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 和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
②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实行 。
③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
(2)概况: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 ”,于1936年12月12日晨,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 为代表,奔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一起,同国民政府代表举行谈判。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的主张。
(4)意义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的枢纽。
②它促进了中共中央 方针的实现。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问题探究二】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
材料二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合作宣言”的?《合作宣言》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中共合作抗日的诚意?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七七事变”
(1)概况: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
(2)影响:中国 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实行 抗战。
(2)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在 召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
(3)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4)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国共两党经过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党军第 , 、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任军长。
(6) 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7)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 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撤离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陷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烧杀劫掠,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万人以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2.日本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1)政治上,实行“ ”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 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2)经济上,实行“ ”,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实行“粮食统制”,掠夺劳动力。
3.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
日军在华北推行“ ”,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
4.日军轰炸重庆
日军对战时陪都 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造成严重伤亡和破坏。
5.其他暴行
(1)侵华期间,日军践踏国际公法,实施 ,残杀中国军民。
(2)日本军队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 ”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对照提纲,知识系统整理,归纳记忆。
知识升华
高分跨栏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高分跨栏部分互动探究本课重点难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但美英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2、日军的侵华暴行
侵华方式
地点(或方针)
侵略罪行
制造屠杀
南京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人以上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害
政治侵略
实行“以华制华”方针
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经济掠夺
实行“以战养战”方针
(1)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
(2)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
(3)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三光”政策
敌后抗日根据地
(1)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
(2)1941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
大轰炸
重庆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细菌战和
毒气战
(1)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成为731细菌部队。
(3)1938至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超过1万人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原因
(1)外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内因
①国情的需要。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民族独立,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势在必行。
②共产党的努力。中共为了团结国民党联合抗日,先后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③全国各种抗日力量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当时国共两党是中国的两大武装力量,摒弃前嫌,联合抗日,共同面对民族危亡,是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期待。
2.意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3)中共更加成熟,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壮大,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默写过关
当场检测
【体系构建】
高效训练
不练不讲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
当场训练、同步测控: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一开端的确立是因为当时( )
A.日本展开全面侵华???B.中日之间正式宣战C.局部抗日战争打响???D.国共实现合作抗日
2.于天放、陈雷等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歌曲《露营之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这里所说的 “壮士们”指的是( )
A.北伐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3.周游是《北京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是首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他肄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先后参加了“一二·九”“一二·一六”等多次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活动。他当时参加这两次游行示威活动时的口号可能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和平、民主、建国” D.“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4. 20世纪30年代,日本陆军省的一份报告称:该事件背后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活动,中国会因此分裂,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内部的亲苏势力将占优势,中国的抗日势力也将增强。
这一事件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红军陕北会师
5.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6.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
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7.2019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8.中共曾发表宣言呼吁:“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当时面临的形势是( )
A.日军突袭占领了东北三省
B.反法西斯同盟展开了密切合作
C.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全民族的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
9.在西安事变中,促使张学良先扣押蒋介石,后来又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共的正确建议和主张
C.张学良与蒋介石恩仇的了结
D.国民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
10.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事实上统一了全国
B.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12.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 )
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
D.国共矛盾已得到根本解决
13.蒋介石在1936年9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余始终认定倭寇此时尚不敢与我正式战争,不久彼必觅一回转之途径也。不过我早准备整个之计划,如战事一开,决为长期战争,以期最后胜利耳。”由此可见( )
A.日本此时军力尚不如中国
B.国民政府对抗战早有准备
C.国共两党此时已摒弃前嫌
D.蒋介石对日本太掉以轻心
14.“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这次祭奠意在( )
A.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彰显中共全民族抗战精神
C.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
D.确认轩辕黄帝的历史地位
15.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发表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材料二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谈道:“我军所以能在敌后开辟和建立根据地并取得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友军的配合,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敌,便无以顺利地开展游击战争。”
(1)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侵华的主要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的政策及举措。
17.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 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守住良知】
材料五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材料四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案参考答案
【问题探究一】参考答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背景:中国的内战特别是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后果: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
【问题探究二】参考答案: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严重。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成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2)背景: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诚意: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停止暴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权,接受军队改编,共赴国难。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十四年抗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故C项正确。
2.【答案】B。【解析】“嫩江原”指东北的嫩江平原,结合时间及所学可知,这是指活跃在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故选择B项;北伐军未进入东北,故排除A项;八路军主要活跃于华北平原,故排除C项;新四军主要活跃于南方,故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导致了一二?九运动的爆发。结合当时的形势可知,B项符合题意。
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背后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活动指的是在西安事变时共产党给张学良做的思想工作,中国的抗日势力也将增强指的是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所以这一事件是西安事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而非国共第二次合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而非遵义会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安事变而非红军陕北会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题干中“1936年发动的事变”指的是西安事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而蒋介石不接受,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停止内战。故选D项。
6.【答案】D。【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材料信息并非是右倾投降主义,排除B项;C明显不正确。从材料看,中共希望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与当时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有关,因此中共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故选D。
7.【答案】C。【解析】[1937年卢沟桥事变,也就是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8.【答案】C。【解析】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与“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中共倡导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而不是与反法西斯同盟展开密切合作,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发表该宣言的背景是七七事变的爆发,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七七事变的爆发,它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D项错误。
9.【答案】A。【解析】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由上述分析可见张学良等扣押和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10.【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中国局势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所以“统一”指的是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故选C项。
11.【答案】C。【解析】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表明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抗战的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
12.【答案】C。【解析】中国政府于1941年正式对日宣战,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1939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不符,故B项错误;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由于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故D项错误。
13.【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介绍当时中日双方的军事力量情况,无法判断孰弱孰强,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早准备整个之计划,如战事一开,决为长期战争,以期最后胜利耳”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知道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是有准备的,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关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轻视之意,但是后面表明已有准备,所以说“太掉以轻心”显得夸大,故D项错误。
14.【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为1937年,此时为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中共派遣代表拜祭中国人的祖先,表达了全民族抗战的意图,故B项正确。
15.【答案】D。【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作者希望号召民众一起来抵御日本的侵略。因此,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
16.解析:第(1)问说明问题,据材料一“东方会议”及经济危机归纳回答;史事,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说明问题: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
史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暴行、经济掠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光”政策、细菌战、慰安妇制度等。
(2)政策:积极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举措: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
17.答案 (1)批驳材料一观点: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批驳材料二观点: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意思相近即可)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主要表现: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真诚向受害国道歉,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