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1.4 区域经济联系一、区域经济合作(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P24)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内向的保护性、外向的竞争性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欧盟(EU)、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东亚经济论坛(EAEC)、美加自由贸易协定(CUS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成立,有成员国21个,主要目的是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1967年成立,强调建立合资
企业,实行特惠贸易,加强
金融、农业、航运、通信、
旅游合作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展,使其成员国增至目前 的25个。欧盟(EU)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其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93年11月1日随着《欧洲联盟条约》生效而发展成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 此后向中欧、东欧扩展,目前,欧盟成员国已发展到了25个。本区国家大多面积狭小,资源和市场相对有限,难以与美、日等经济强国抗衡。1993年11月1日成立,总部布鲁塞尔,宗旨:加强政治、经济联系,增强政治、经济和外交实力。统一的欧洲大市场统一的货币—欧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经济全球化一、区域经济合作(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
(二)区域经济联系形式
1、区域经济合作(重要形式)
①概念:
②形成:
2、资源跨区域调配
3、产业转移APEC 、EU、AFTA、NAFTA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
或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国家主导下或通过地方政府、经济
组织、行业协会的协商联系而形成1、区域经济一体化(P24)⑴含义:
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⑵类型:
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⑶主要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欧盟(EU)、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东亚经济论坛(EAEC)、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CUSFTA)、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2、经济全球化⑴含义: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⑵形式:跨国公司、国际贸易2、经济全球化⑴含义: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⑵形式:
⑶趋势:跨国公司、国际贸易①信息引领经济发展②技术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③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主力④国际经济体系面临重组⑤高素质人才无国界流动⑥各国之间依赖性增强⑦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开放相互兼容二、我国的区域经济联系(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产业转移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
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
民收入明显增长2、合作项
目不断增多西部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与东部的合作项
目不断增多,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国家
对西部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加大3、科技、信
息和人才联
系日益密切在合作中,东部地区选派了大批优秀人才支
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4、在合作中
相互发展,
实现“双赢”在合作中,东部地区企业在输出资金、技
术、管理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双赢”。尤其是通过合作,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二、我国的区域经济联系(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3、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相互发展,实现“双赢”(二)产业转移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1、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投资环境、消费市场等→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2.类型沿海企业↓ 内地迁移台湾产业↓ 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产业集群现象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寻求廉价资源、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 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廉价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较低的土地价格,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发达地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落后地区扩散,可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区域内部平衡和协调发展;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拓展:珠三角的两次产业转移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规模较小环境破坏不大工业规模迅速扩大“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利影响趋于减小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不利影响由小到大再到小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1、原因及意义
⑴原因:我国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与目前的
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⑵意义:(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2、南水北调长江下游扬州(江都)北经黄河隧道至天津; 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较大差黄河以南需梯级提水, 以北可顺地势北流好,有京杭运河及 沿线湖泊可利用。小,建设成本低2、南水北调黄河隧道黄河隧道返回丹江口水库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较小较好地形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顺势北流较好,有丹江口和三峡水库可用中等,营运成本低2、南水北调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较大好地形复杂,需筑坝建库和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洞差,可用设施极少巨大,建设成本高2、南水北调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缓解工农业、生活用水矛盾,利于社会稳定: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区面积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减轻土地荒漠化现象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南水北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引水口以下水位下降,河道、河口泥沙淤积加重,淤塞航道枯水期加强调度
(丰水期多调,枯水期少调)易于导致北方土壤盐碱化渠道防渗、排灌结合水污染加重,水质变差制订法规、实行综合治理与监督,防治水污染;先治污,后通水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加强调度管理、引长济汉丹江口水库发电量减少开发其他地区水能占用土地和移民较多妥善调整土地和安置移民长江上游干支流部分水能损失开发黄河上游水能 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有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总体格局:西多东少、北多南少。3、西气东输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轮南上
海3、西气东输⑴工程线路
①主体工程:起点和终点:
经过的省区:
经过的地形区:
跨越的河流:轮南→上海新甘宁陕晋、豫皖和苏沪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行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黄河(三次)、长江(一次)3、西气东输四川、重庆→湖北、湖南⑴工程线路
②次级工程:3、西气东输⑴工程线路 ①主体工程:
起点和终点:轮南→上海
经过的省区:新甘宁陕晋、豫皖和苏沪
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太行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跨越的河流:黄河(三次)、长江(一次)、淮河
②次级工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
①加速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②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
③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④加强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快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与联系。⑵意义: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按年输120亿m 3天然气计算,“西气东输”可置换近3000万吨煤炭消费,从而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烟尘、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可减少二氧化硫、粉尘排放量近100%,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0%、二氧化碳排放量60%。 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P28 阅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4、西电东送⑴西电东送的原因①水能资源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②经济发展不平衡⑴西电东送原因
⑵西电东送格局4、西电东送4、西电东送:A_京津唐地区B沪宁杭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①“西电东送”的北部通道北线 : 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蒙西、陕北、宁夏的火电→京津唐地区② “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中线 : 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上的水电(如二滩、葛洲坝、三峡)→华中、华东地区③ “西电东送” 南部通道南线: 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广西沿红水河上的水电→珠江三角洲(广东)⑴西电东送原因
①水能资源分布不平衡
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①北部通道
⑵西电东送格局 ②中部通道
③南部通道
⑶西电东送的意义
①促进西部资源的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如运输、建筑、钢铁、建材)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和水运的发展
③保证东部电力供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改善东部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4、西电东送西 部 地 区 水能丰富经济落后人口较少能源较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保证电力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能 源 丰 富 能 源 短 缺⑶西电东送的意义东 部 地 区 大秦线神朔—朔黄线焦作-兖州-日照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则有70%在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是我国煤炭调配的基本格局,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发电用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运的还是发电的煤。这个比率依然满足不了需求。5、北煤南运⑴煤炭资源分布不平衡: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70%集中在三西(山西、陕西、蒙西)
⑵我国煤炭调配基本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⑶晋煤外运5、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最大通道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煤炭资源减少地面下沉产业层次偏低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煤炭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是主要的,
不利影响可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P30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⑴填写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
配的是????? ? 工程,
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 ?? 工程和???? ?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
建设的是??????? 工
程。
⑵四大工程中,沿线
气候变化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例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青藏铁路⑶四大工程的建设有
利于我国东西互补,
南北相济,资源共享。
请写出我国水资源、
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
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 ????,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 ?????????? ?????? 。 【例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⑷四大工程中,对上
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
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
工程是:???????????? 、
?????????? ,它们对
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 ? ,
???????? ?????? ?????? 。【例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⑸西气东输主体工程自西
向东经过了我国地形
的????? ? 级阶梯,沿途
的自然带体现了
的 分布规律。
⑹西电东送确定了三
条通道:南线的终点
是??????? 工业基
地。深圳市的工业特点
是??????? 。
深圳市毗邻 特别行
政区,该特区的工业产值40%为电子工业所创造,说明该地的工业生产已由传统的能耗较 、 密集型工业转化。中路是将 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入 地区,中路的电能转化方式优于北路的原因 。【例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二、三从沿海向内陆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香港高 劳动长江三峡华东 中路输送的是水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无环境污染;发电成本低,经济效益高⑺南水北调节器东线
工程将从长江下游
的????? ? 附近取水,
以???? ?? 为主要
输水渠道,利用现有
的湖泊、河道、水利
设施,可缓解沿线
的??? 河、??? 河流域
及胶东地区的缺水状况。
⑻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不利的因素是( )
A.空气稀薄 B.高山峡谷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冻土层深厚【例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扬州江都京杭大运河黄淮D世界经济全球化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 第 四 节 区 域 经 济 联 系 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煤南运四.产业
转移资料一1993年1月欧盟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在欧盟成员国,汽车司机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和退休。在《申根协定》的协约国,外国人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在所有协约国内自由通行。一个长达3万千米的公路网连通欧盟各国。一个没有国界的大欧洲已逐渐形成。返 回欧元欧元的官方缩写是“EUR”。欧元的符号像中间穿过两根清晰平行线的英文字母E,这个符号的灵感来自于希腊字母,暗指欧洲文明的摇篮,并且是“欧洲”(Europe)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平行线象征着欧元的稳定。 返 回作业:P28-29活动1、2(二)产业转移寻求廉价资源、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廉价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较低的土地价格,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内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