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要在答题卡上用黑色中性笔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2B铅笔填涂
试卷类型、考号、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黑色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
2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是不一致的
B南北纬6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
3.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B.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C.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出现极光
D.2010年10月25日21点42分,苏门答腊岛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4~5题。
4.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5.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对
日照间距的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朝向的平原地区)。据此回答
6~7题。
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
24°45′
2.02H
甲乙丙丁
40°28′
1.18H
35°21′
1.41H
26°36′
1.86H
6.在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都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原因是)
A.冬至日气温低
B.冬至日降水多
C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
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冬至日四个城市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于2010年10月Ⅰ日18点59分57秒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据此
回答8~9题。
8.“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9.月球比地球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
A.月球距太阳比地球近
B.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包围
C.月球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D.月球热容量比地球小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
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0~11题。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05小时30分13小时56分24小时
10.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