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该教案,是在参加我市举行的电教优质课评选时精心准备的,所做优质课和课件均被评为一等奖。
教学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分析:备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迫害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写成了歌曲。随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乐中体验——知识扩展——情感升华---这一主线完成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聆听、歌唱、感受、欣赏、讨论等音乐实践活动参于音乐课堂学习。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动静结合,神情兼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各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活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
教??? 学??? 案
课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案序号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 授
教与学目标
及重点难点
?
1.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能正确的唱会,并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重点)
2.初步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和特点。(难点)
“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
?
1.引导学生自学节奏,初步掌握三连音。
2.旋律学习以学生自主试唱为主,初步感受旋律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掌握旋律难点。
4.?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乐中体验——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5.充分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
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环节及内容
1.基训时做好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学习,为下步学习打好基础。
2.歌曲学习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力度在歌曲中的作用。
3.结合爱国教育进行歌曲处理。
?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
课中改进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基本技能训练
1.谈话:《愉快的梦》是几拍子的歌曲?
6/8的强弱规律是……?
2.节奏练习A(课件)
6/8中速
X X X?? X X X| X·????X·?? |
dadada??dadada bong ????bong
0 0 0???0 0 0| X X X ??X X X |
???????????????????dadada ??dadada
?????
?????? X X X?? X X X | X·????X·?|
??? dadada?? dadada bong?? ??bong
???? X·??? X·?? |X X X?? ?X X X|
??? bong??? bong???dadada?? dadada
X X X?? ?X X X| X·?? ?X·?‖
dadada?? dadada bong?? ?bong
X X X?? ?X X X| X·??? X·?‖
??? dadada?? dadada?bong?? bong
3.读谱知识:三连音(课件)
将音值平均分为三份代替原来的两份,叫三连音。?
X X X
?
??? = =
5?=?5 5 =
4.节奏练习B(课件) 2/4
?
?
二.
1.生复习6/8拍的强弱规律。
?
2.生分组做卡农节奏练习,强拍击掌,次强拍击掌心。
?
?
?
?
?
?
?
?
?
?
?
3.学生学习新知识。
?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
?X X X?? X X X| X ????X ?? |
dadada?? dadada bong?? ??bong
0??? 0 | X X X?? X X X |
???????????????????dadada??dadada
?????
??????X X X?? X X X | X ???? X ?|
??? dadada?? dadada bong???? bong
????
X ??? X ?? |X X X?? ?X X X|
??? bong??? bong???dadada?? dadada
X X X?? ?X X X| X ?? ?X ? ‖
dadada?? dadada bong?? ?bong
X X X?? ?X X X| X ??? X ‖
??? dadada?? dadada?bong?? bong
三.新课教学:
1. 激趣导入:
结合星期一的升旗仪式,联系国歌谈话导入新课。
2. 初步感知:(课件欣赏歌曲)
师板书课题,提出思考问题:
思考:歌曲的速度?
歌曲给你的感受或歌曲情绪?
3.作品简介:(课件)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当时我国正处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
4. 乐中体验,学习旋律:(课件谱例)
①师范奏旋律,生用钢笔标记三连音;
讨论:歌曲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受?
②师弹旋律,生模唱;师纠正唱不准的地方。
4.生按强拍击掌,弱拍击掌心做节奏练习。
?
?
?
?
?
?
?
?
?
?
?
?
三.
1.生根据已知经验参与谈话。
?
2.生欣赏歌曲思考问题,并回答。
?
3.生结合课件听师介绍作品。
4. ①生用笔标记三连音。讨论回答三连音的作用。②能力强的学生唱唱名,能力差的学生用“la”放声模唱旋律。
?
?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课中改进
5.填唱歌词:
①师弹琴,生小声填唱歌词;
②放声唱歌词;
③重难点反复练习。(课件)
6.处理歌曲:
①结合谱例(课件)讲解“>”“ ”的作用;
②听录音体会歌曲气势;
③用连贯、沉着坚定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 知识扩展,巩固:
1.竖笛练习:师范奏讲解难点,生练习;
2.听录音体会情绪,并演唱;
3.三连音的巩固练习:(课件作品分析-巩固思考)
4.讨论:
①在什么场合能听到国歌?(课件)
②国歌代表了什么?为什么要唱好国歌?
③升国旗、奏国歌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情感升华,小结:
结合课堂教学总结,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5.生按师提示填唱歌词。反复练习。
6.生复习“>”及“ ”的作用,同师一起处理歌曲。
?
四.生用不同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
启发:
应该用怎么样的情感变化演唱三个起来?
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渐强能比较好的抒发这里的感情。
?
板
书
设
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词
1=F 2/4 聂耳 曲
情绪:雄壮有力,精神饱满
特点:三连音
弱起
课练
习
内题
设
外计
?
?
课内练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三连音共出现了__次?歌曲中三连音给我们_____感觉?
(选择填入:坚定有力、沉重、欢快)
课外练习:
1.唱好国歌。
2.自学聂耳介绍。
教
后
反
思
及
改
进
意
见
1、因为把知识点“三连音”放到了新歌教授前,所以在歌曲教授时间的上把握不是特别理想,最后的歌曲情感处理不够细腻。可以考虑用开门见山的导入引入课题,在歌曲情感处理时通过让学生找找看哪一句中,哪几个音有先烈们冒着枪林弹雨前进的感觉?(三连音处)在学生正确的找到时,用后十六分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三连音更有种向前进的感觉,已掌握知识点。
2、鼓励学生收集与国歌有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在欣赏教学过程中采取由学生介绍知识点教师补充说明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