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李国芽 201008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迪拜—拉各斯”是我国首条中非直达航线,下表为该航班时间表。结合下表,完成1~2题。
时间
起飞
到达
起飞
到达
周一
北京(40°N,116°E)
23:40
迪拜(25°N,55°E)
04:30
迪拜
6:10
拉各斯(6.5°N,3.5°E)
11:10
周二
拉各斯
13:30
迪拜
00:30
迪拜
02:00
北京
13:45
1.若北京到迪拜、迪拜到拉各斯分别飞行了8小时50分和8小时,北京、迪拜和拉各斯都采用所在国的统一标准时间,则拉各斯和迪拜所在国采用的标准时间分别为 ( )
A.中时区和东三区区时 B.中时区和东四区区时
C.东一区和东五区区时 D.东一区和东四区区时
2.拉各斯、迪拜、北京所属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
A.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3.该地的纬度是 ( )
A.3°26′N B.10°N
C.13°26′N D.23°26′N
4.N~M区间 (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5.M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时物影的朝向为 (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6.读我国不同海拔(a)、相对高度(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率分布,I为分布频率、II为发生频率、III为频率比数,读图可知 ( )
A.从a图可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阶梯界线海拔较高的位置
B.从a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C.从b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D.从b图可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阶梯界线海拔较低的位置
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7~9题。
7.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
8.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B.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C.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
D.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9.下列对东亚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
B.台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属于反气旋
C.4到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到10月相同
D.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10.关于下列四座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岛东北部沿海地区多珊瑚礁 B.②岛西部是热带雨林景观
C.③岛地表河流多数月份水量较少 D.④岛附近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下图为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大陆是 ( )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
12.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B.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受信风带控制,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D.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是由于受寒流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处,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
A.东南—西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
14.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河流 B.地形 C.交通 D.气候
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 ( )
A.冀、豫、晋、陕 B.桂、秦、甘、鲁
C.皖、湘、陇、赣 D.闽、滇、晋、川
16.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油菜
17.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①减少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大力开发地下水
⑤迁移人口 ⑥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Q地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9.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
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20.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分异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1~22题。
21.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
A.水量小 B.有冰期
C.水位变化大 D.落差小
22.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 )
A.矿产资源丰富 B.资金雄厚
C.科技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
海南省“三防办”2010年7月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今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72326人,死亡2人;受灾农作物面积11. 6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据此回答23~25题:
23.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 )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24.南北纬5°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 )
A.洋面水温较低 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 D.空气湿度太大
25.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淡水供应
B.台风到来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风能资源
C.台风的形成与运动有利于保持地球上的热平衡
D.台风眼的天气是晴天,这种现象并不能表示台风是一个高压系统
二、综合题(50分)
26.读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及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描述图中6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5分)
(2)根据B地气候资料,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并描述其特点。 (3分)
(3)图中A地农作物单产比B地高,试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自然原因(4分)。
27.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2分)
28.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 ,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 。(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5分)
(3)列举该地区主要农作物(至少三种),简述这些农作物种植的有利条件。(6分)
29.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下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1)针对甲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_________,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3分)
(2)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2分)
(3)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试分别从年份、季节、日期分析在哪些时候“咸潮”最为严重。(3分)
(4)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
材料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少数民族
种类数
少数民族
人口数量
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
壮族
仫佬族
毛南族
瑶族
55个
全国第1
全国第4
占全国92%
占全国90%
占全国90%
占全国60%
(1)简述该省区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省区少数民族特点。(4分)
(3)试简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2分)
新干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B
A
C
C
A
D
C
C
D
D
A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D
A
C
D
A
C
B
二、综合题
26.(1)北段向西(西北)弯曲(凸出 (1分),主要受山地影响(1分)(若答地形影响给1分);南段呈东北西南走向(1分),主要受东南季风(1分)和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1分)。
(2)温带季风气候(1分) 夏季高温多雨(1分),冬季寒冷干燥(1分)
(3)A地为缓斜的平原(1分),排水条件好,土壤质量高(1分);B地为冲积低平原(1分),易发生旱涝灾害(1分),土壤盐碱化,上壤肥力较低(1分)
27.(6分)
(1)合理。(1分)靠近铁路,且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3分)
(2)八十年代,西部工业区位于老城区盛行风向的侧向,不会影响城市环境。(1分)
八十年代以后,随城市化的进程,西部工业区已被城市包围,会对北部城区造成很大的影响。(1分)
28.(11分)
(1)陇海铁路(线)(1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2)R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1分), 年际变化较小(1分)。
原因:R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影响(1分), 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水量极少,甚至断流(1分), 所以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
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小(1分), 所以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3)棉花、小麦、葡萄、哈密瓜(2分)
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灌溉水源。(4分)
29.(1)跨流域调水(1分)理由:我国南方降水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1分);
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湖泊、水利设施等(1分),
过度抽取地下水容易造成生态恶化及地面下沉,海水淡化成本太高。
(2)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2分)
(3)从年份看,咸潮主要发生在降水较少的枯水年;
从季节上看,咸潮多发生在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冬季;
从日期上看,咸潮多发生在大潮期(3分)
(4)南多北少,东多西少(1分);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1分)。
30.(11分)
(1)北回归线穿过,地处低纬度(或热带、亚热带)地区(1分)
南部临海,海陆兼备(1分); 紧邻东南亚,对外联系方便(1分)。
(2)少数民族种类多,全国所有55个少数民族都有居住(1分);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1分);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1分);
是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居住省区(1分)。
(3) 资源优势:该地喀斯特地貌典型,景观的非凡性较强,游览价值较高(1分); 少数民族多,特有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构成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1分); 自然、人文景观结合,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1分);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好(1分)(任答3点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