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初音七上 2.1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初音七上 2.1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1 18: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内容《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歌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友谊,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二、学情分析:
西盟县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自各个乡级或村级小学,刚进入七年级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加上很多学生在以前音乐课上未经过系统学习,音乐基础较弱,对基本的音高、节奏、节拍等知之甚少。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民族学生以生俱来的乐感和对音乐的浓郁兴趣,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舞步学习等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乐观爽朗情绪,使学生得到启发,认识到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
2、知识目标:
了解圆舞曲的特征,掌握圆舞曲三拍子的律动特点。
3、技能目标:
能用正确的姿势和发声、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强弱规律。
五、教学难点:
歌曲的结束句音准的把握。
六、课前准备:
借助网络查找相关音乐知识,下载歌曲录音、伴奏,图谱以及相关视频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上课所需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复习三拍子指挥图式和强弱规律。
(2)作业检查。作业要求:学生选择铃鼓、沙锤或自制乐器为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伴奏。
2、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视频,初步感受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有感情朗诵歌曲。
(4)学唱歌曲。
(5)演唱歌曲。加入乐器伴奏进行演唱。
(6)想一想,说一说。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谈谈对圆舞曲的认识?
教师介绍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曲,由于舞蹈时需要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3、扩展与延伸。
(1)教师合《青年友谊圆舞曲》音乐做舞步表演示范。
(2)教师带学生做舞步动作。
(3)学生演唱歌曲同时做舞步动作。教师在旁引导提示。
4、小结。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通过本次学习对音乐风格的感受?教师概括总结。
作业布置:背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最后再次唱响《青年友谊圆舞曲》结束课堂。
八、板书设计:
《青年友谊圆舞曲》
3/4 x x x| x x x ||
● O O ● O O
圆舞曲特点: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奏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