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勾股定理导学单
班级 姓名 学号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3、4,那么它的第三边的长为 .
求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变式 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那么面积是多少?(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在中,.
已知,,求;
已知,,求.
如图,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 .; .; ..
变式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自主拓展:欧几里得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30 (B)28 (C)56 (D)不能确定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3.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
(A) 25 (B) 12.5 (C) 9 (D) 8.5
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A)50元 (B)600元 (C)1200元 (D)1500元
10.如图,AB⊥CD于B,△ABD和△B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那么AC的长为( ).
(A)12 (B)7 (C)5 (D)13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
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_米.
1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2,则=______.
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
14. 如图,在△ABC中,∠C=90°,BC=3,AC=4.以斜边AB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
16. 如图,△ABC中,∠C=90°,AB垂直平分线交BC于D若BC=8,AD=5,则AC等于______________.
17. 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垂直于,且=3,=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9. 11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曾提出一个“鸟儿捉鱼”的问题:
“小溪边长着两棵棕榈树,恰好隔岸相望.一棵树高是30肘尺(肘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另外一棵高20肘尺;两棵棕榈树的树干间的距离是50肘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棕榈树间的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并且同时到达目标.问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棕榈树的树跟有多远?
20.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
21. 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
2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23. 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
四、综合探索(共26分)
24.(12分)如图,某沿海开放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100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沿BC方向以20km/h的速度向D移动,已知城市A到BC的距离AD=60km,那么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点移到D点?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的圆形区域内都将有受到台风的破坏的危险,正在D点休闲的游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才可脱离危险?
25.(14分)△ABC中,BC,AC,AB,若∠C=90°,如图(1),根据勾股定理,则,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如图(2)和图(3),请你类比勾股定理,试猜想与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2.(C);3.(D);4.(B);5.(C);
6.(C);7.(B);8.(C);9.(B);10.(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
11.7;12.8;13.24;14.; 15. 13;
16.4;17.19;18.49;
三、解答题
19.20;
20. 设BD=x,则AB=8-x
由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2=BD2+AD2,也就是(8-x)2=x2+42.
所以x=3,所以AB=AC=5,BC=6
21.作A点关于CD的对称点A′,连结B A′,与CD交于点E,则E点即为所求.总费用150万元.
22.116m2;
23. 0.8米;
四、综合探索
24.4小时,2.5小时.
25. 解:若△ABC是锐角三角形,则有a2+b2>c2
若△ABC是钝角三角形,∠C为钝角,则有a2+b2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
证明:过点A作AD⊥CB,垂足为D。设CD为x,则有DB=a-x
根据勾股定理得 b2-x2=c2―(a―x) 2
即 b2-x2=c2―a2+2ax―x 2
∴a2+b2=c2+2ax
∵a>0,x>0
∴2ax>0
∴a2+b2>c2
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
证明:过点B作BD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D.
设CD为x,则有DB2=a2-x2
根据勾股定理得 (b+x)2+a2―x 2=c2
即 b2+2bx+x2+a2―x 2=c2
∴a2+b2+2bx=c2
∵b>0,x>0
∴2bx>0
∴a2+b2有效问卷 深刻理解 启迪思维
——19.9(1)勾股定理教学反思
课后,教研员曾老师以及其他听课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较好的评价,认为这节课准确地设定了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思路流畅,师生交流互动多,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作用,反馈效果也较好,是值得借鉴的一堂课.这给了我很大感触,我想,以下几点值得和大家共勉.
.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挖掘勾股定理的人文价值
本节课是上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和学习“锐角三角比”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
本节课,为学生发展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了思维平台.备课时,翻阅了大量史料,通过让学生领略勾股定理简史,课堂引进《几何原本》一书,帮助学生感受人类杰出的智慧,了解勾股定理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知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和人文价值,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研究方法而言,生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学习用以“形”证“数”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建立“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模型,有力培养了学生的合情猜想能力,拓展了学习推理论证的视野.
.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预设教学活动和跟进追问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能力.课前,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到近九成的学生已听说过勾股定理,近八成的学生能准确地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学生更想知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相关历史.在准确掌握学情之后,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勾股定理的证明.通过拼图操作,先在小组内交流展示,证明勾股定理,再展示各自的证明方法.重点使用面积法和割补法,安排了较多时间在勾股定理的拼图、证明上,这也是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追问.
.加强教学对话、互动生成,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积极与学生对话,促进教学生成;同时在与学生对话、追问之中,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比如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到一般直角三角形,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勾股定理的证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揭示出“形”“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曾有老师说过,“要想看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就让他上勾股定理”,此言不虚,自己对勾股定理教学的探索只是开始,远未结束,将来的教学生活中还会碰到,还要加强研讨,争取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预设出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过渡自然的教学设计.
课件18张PPT。19.9(1)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你能发现
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
有何关系吗?2验证等腰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3验证一般的直角三角形 4证法赏析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54000年6500种7外国学者的研究中国学者的研究公元前
2000年公元前
1600年普林顿322号泥板记有15组勾股数商高知道勾
三股四弦五公元前
1120年陈子知道一般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公元前7世纪
-前6世纪公元前560年
-前480年毕达哥拉斯
证明勾股定理《几何原本》出版载有欧几里得证法公元前330年
-前275年《周髀算经》公元前157年公元0年8外国学者的研究中国学者的研究公元0年公元3世纪赵爽弦图—
赵爽注《周髀算经》
刘徽—
面积出入相补证法1140年梅文鼎《勾股举隅》给出勾股定理3种证法1633-
1721年1876年加菲尔德证明鲁米斯《毕达哥拉斯定理》出版,给出371种不同证明1940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 会标印度婆什伽罗证法1769-
1817年李锐《勾股算术细草》给出面积出入相补证法1670年“费马大定理”提出华罗庚建议将弦图作为与外星人交流的语言1910-1985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1993年2002年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卡罗尔猜想
比尔猜想
费马-卡特兰猜想9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关于勾股定理徐光启1562 年— 1633年利玛窦1552年— 1610年 勾股定理10几何原本11勾股定理例题1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4,那么它的第三边的长为 .12变式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3、4,那么它的第三边的长为 .勾股定理例题2 求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13?勾股定理变式 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
那么面积S是多少?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1415THANK YOU158勾股定理练习
在 中, .
①已知 , ,求 ;
②已知 , ,求 . 8勾股定理例题3 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A. 12; B. 13; D. 194. C. 144; 8勾股定理变式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