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生物 4.1单细胞生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上生物 4.1单细胞生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9: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作者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是本单元以及本章考点较多的一节,需要学生识记与理解内容较多。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一节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草履虫构成,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的反应。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
?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
?
?
?
?
探究实验:草履虫对刺激的的反应。?
?
?
?[引言]: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
[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讲解: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生命活动:
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讲述]:草履虫和多细胞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
[作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3)草履虫逃避光这种刺激。全班分成三个部分,每四个实验小组完成一个探究。
[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3分钟后观察现象。[探究实验2]:同上,把盐换成糖。
[探究实验3]:在洁净的载玻片两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并使两端相连接。在一侧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略。
[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认真听讲,了解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
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同学再次熟悉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
每个实验小组选择一种假设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草履虫的形状像一个倒转的草鞋底。
2、草履虫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纤毛——依靠纤毛运动。
口沟——食物通过口沟进入细胞内;
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并吸收营养;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收集管、伸缩泡——收集细胞内多余水分和废物,排出细胞外;
表膜——通过表膜进行呼吸和排泄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趋利避害,适应环境变化。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在当堂训练环节自己做题,小组检查,老师给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