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生物 6.1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上生物 6.1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1 19: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2)通过扮演讨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扮演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角色扮演科学家探究的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课文的内容。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的知识。
2.教师准备
(1)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关于光合作用的应用的知识。
(2)制作光合作用的发现的实验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一组在阳光下勃勃生机的绿色植物图片 ,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些绿色植物,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哪些生命活动呢?生1:光合作用,生:2呼吸作用,生3吸收作用,生4:蒸腾作用。师: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第六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发现》
2、板书课题: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课。
?自主活动(一)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1、学生自学课本89页上面的一段材料,思考:
(1)什么是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2、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
自主活动(二)讨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知识准备:蜡烛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直到18世纪70年代才发现了空气的成分,认识了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科学家普利斯特莱在做实验时还不知道空气的成分。
1、探究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师:让我们把时光退回到十七世纪,看看科学家海尔蒙特,重温一下当时他是怎么实验的吧。 ?学生每6个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一观察阅读实验,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大家在阅读课本时,回忆一下,我们前面学习的实验法的一般步骤看看海尔蒙特是否也是按照这个步骤进行的?
[思考题]:
a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b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c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d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归纳该实验的结论。
(2) 引导学生观察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的课件,然后请每组派代表描述实验过程和结论。
学生回答:柳树增加的质量是80公斤,土减少的质量是100克。直观地发现柳树增重的原因是水。
结论: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2、探究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师:?海尔蒙特当时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为后人留下一个问号,时光推移到十八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特利。 我们一起来探究他他当时的的实验。.
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投影:“知识准备”: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鼠的呼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学生每6个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二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归纳该实验的结论。
在一个玻璃罩中放了一支蜡烛,过一会儿,熄灭了,在一个玻璃罩中放了一只小白鼠,结果很快也死去了。 ??? 为什么会出现这们的现象呢?请同学们分析熄来和死可能的原因。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蜡烛小白鼠呼吸会使瓶中的空气变坏。 ??? 进一步质疑:如何才能使用使空气变好,,当时科学家曾用水来试验,但都没有成功,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净化空气呢。 ??? 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家普利斯特莱是怎么做的。他在玻璃罩中放了一盆植物后。蜡烛小白鼠都很好。 ??? 植物和 蜡烛为什么能长期共存,小白鼠因为有了绿色植物也没有死去。 ??? 总结归纳: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坏空气而且能净化空气,因为在当时,普利斯特利仅知道这些。 自主活动(三)讨论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1)在课本91页图6-3中用文字或符号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2)阅读课本91页最下面的一段材料,说说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
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理清思路,实验证明的光合作用的要素——概念及表达方式——意义和应用。
?四、自我评价与思维拓展
1、在绿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是 ( )
A.动物 B.阳光 C.土壤 D.氮气
2、范.海尔蒙特由柳树栽培实验确定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
A. 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3、完成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大约需要十天。下列描述中,属于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中共有的设计是。( )
A将植物放置在阳光下 B.定时定量给植物浇水
C.将动植物一起培养 D.设置多个实验对照组
4、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中,他曾把一只老鼠和一盆植物分别放在两个能照射到阳光的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玻璃钟罩内的老鼠不久就死亡了,玻璃钟罩内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也死亡了。这些实验能说明( )
A.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钟罩内的老鼠可以生存
B.老鼠的生存需要氧
C.活老鼠没有像植物提供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D.钟罩内没有老鼠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5、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常常需要育秧。农谚道:“秧好一半稻。”在各种坏境因素中,哪些因素与秧苗生长有关?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