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2 09:53: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六年级《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这三部分的科学概念是基本的科学概念。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物体,本课设置三个部分的教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综合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2.通过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导学案,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视频引入)我们身边的物质
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详细的介绍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以及物质如何改变,那么在我们生活的大教室里,这个环境你并不陌生,可以说非常熟悉的,你能闭上眼睛想想现在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再睁开眼看看还有哪些没有说到的?
一.什么是物质
1.像刚才同学们所例举的桌子、椅子、人等我们能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物体)叫物质。导入PPT图片
2.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呢?你说说看?你怎么知道它确实存在?
引导生: 我听见了同学们说话的声音,我还听见了同学们写字的声音,同学们也听见了老师的声音,那声音是物质吗?
3、深入讨论: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吗?为什么?能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吗?<课件出示>
4、学生讨论、交流。(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5、师生交流得出: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6.小结: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我们的教室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学校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地球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物质)
二.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会发生变化吗?学生举例说明。师出示PPT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小结:物质在变化
(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我们也让物质发生一些变化。出示PP,观察并师生交流。
(1)、(T压扁的易拉罐)观察压扁的易拉罐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形状、体积)
(2)、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图片,回忆水的这种变化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状态、形状)
(3)、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形状、体积、状态等发生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不同:变化的速度)
(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1.出示PPT图:现在老师所展现的图,比较说明二者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如果两根火柴,其中一根折断,另一根点燃,你们说说那一种变化时和易拉罐压扁、水结冰的变化时相似的?它只改变了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学生交流)
2、观察点燃的火柴,仔细观察它发生了那些变化?火柴燃烧过以后有什么变化?和变化前一样么?
3、仔细观察铁钉和生锈的铁钉,铁钉生锈发生了什么变化?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颜色变化)
4.引入PPT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比较这两种变化的相同之处: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5.思考一下,这两种变化我们这节课上都能做吗?
(前者能,后者不能)为什么?
6.讨论得出:火柴燃烧变化比较快,而铁钉要生锈比较慢。
7.展示生活中的物质变化。PPT图
(这些物质的变化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剧烈,有的只改变了形状和状态,大小;有的还产生了新的物质。)
8.讨论、交流: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引入:PPT图。房子、马路、石头。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引入表格。物质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2思考:用哪些方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快乐小体验)老师准备了:一张纸。
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现有条件,你有哪些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呢??并进行分类说明:物质产生新物质和没有产生新物质。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让它变化,有的变化只是形状、状态、体积、位置的改变,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6、引入物质变化的图片,说说他们是否有新物质产生?PPT图片导入
四 、学生谈收获,总结积累知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的物质,看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好吗?
五、课堂检测。 填空、连线。(学生回答完成)
六、布置作业。
学习与评价本节习题。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物体—物质—变化:产生新物质。
没有产生新物质。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反思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
?“世界由物质构成的”内容,通过举例例证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容易理解,对空气、火、电和声音是否是物质,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在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实验室里有哪些东西?由此引出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是物质,并强调它们实际存在。再由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看不见的东西存在,我紧接着追问:它们是物质吗?在接下来的讨论交流中学生们理解了物质的概念,在我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世界是由物质够成的。
??在学生理解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基础上,提出“物质会变化吗”,学生谈自己的看话,迅速进入到“物质在变化”的教学,教师压扁易拉罐,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看到了“什么变化”。看课件的图片“水结冰”分析、讨论、交流变化,再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总结出第一类变化:改变物体的形状、体积、状态及大小。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蜡烛、观察铁钉和铁锈,讨论、交流总结出第二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在变化,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学生激烈讨论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
“让物质发生变化”课本上是让“一根铁丝、一杯水、一张纸、一支蜡烛”发生变化,而我教学时只选择了纸作为材料,我觉得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让它们变化,而铁丝、水的变化在“物质在变化”中已经观察分析过,在这里再实验是重复,而且学生想出让它们变化的方法有限,所以我舍去了这两种材料。学生交流,老师稍作引导,学生明白了“一种物质我们有多种方法让它发生变化”。最后更多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引导、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其中,老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上课动态。
在课前我预设课堂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的游戏的导入,及表格的引入部分的讨论,而在教学实际中也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不断使自己进步是我以后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