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下雨了》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个学习领域里的课业,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无论是形式还是在内容的设计上,都始终围绕“造型?表现”这个教学理念。对于这一课的内容,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孩子们对下雨并不陌生,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这节课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很容易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教材力图用各种方式展现雨,并大胆地表现雨中人物的动态。这就要求我们课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作力。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一节绘画手工课,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创作力。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以讲故事的方法加以想象,添加上简单的图案。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教学目标:
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神奇的天气现象。了解有关“雨的形成”的科普知识,以及“雨与人类”“雨与地球”“雨与生态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点:
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雨,并用画面表现出对下雨的心理感受。创作一幅画面有大小、前后、遮挡 关系的作品。
教学难点:
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以及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的技能方法
教学用具:
不同雨声的音效录音、
学习用具:
彩笔、油画棒、手工纸、固体胶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三、学习新课
1、下雨的原因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传说中是因为东海龙王在天上打了一个喷嚏,所以地上就下
起了雨;是因为地上的水被太阳蒸发到天上,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小水珠也越变越重,在天上站不住了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雨的用途 师:谁能来说说下雨的作用?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可以灌溉庄稼;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给地球洗澡;雨后有彩虹;有时候也会带来可怕的洪水;……
3、雨带来的变化
师: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会有什么变化?街道上有什么不一样?小动物、昆虫们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人们会穿雨衣、穿雨鞋、打雨伞;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动物们都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室内要开灯;下雨天天空是灰色的;……
4、雨的不同种类
师:雨也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顽皮、时而阴郁,你知道不同性格脾气的雨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
师: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生:沙沙、沙沙——
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5、欣赏
《小雨沙沙》的歌曲,跟唱,做动作,表演下雨时的情景 ,可穿雨衣打雨伞表演。同时请同学们观察雨中的人物的动态及肢体变化 ,同时为学生设疑如果同学没有带雨具我们该怎样做,让学生体味到关心别人和被人关心的快乐!另外可以让学生拿着自己的雨伞到室外去,直接观察一下下雨的情景。(此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或有意识的选择下小雨的天气上此课)
教师引导学生:看,树叶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听,雨滴的声音多么动听;闻,雨中的空气多么清新;触,小雨打在手背上的感觉多么冰凉。
6、回教室交流感受。
小组讨论,说说在室外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对下雨天你有那些不同的感受?
师:喜欢下雨,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喜欢下雨,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去)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的下雨时的情景老师也要给大家制作一幅粘贴画。(老师范画)拿出事先准备好 的材料让学生 说一说如何是画面变丰满学生自己能够发现 适当的遮担可使画面变丰富。这样轻松的就把本课的重难点 解决了。
小结:
(渗透环保观念)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7、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可以画或者粘贴下雨中人、动物,也可以画或者粘贴下雨时回家路上的情景。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作感,激发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达到启发想象力与创新。
8、作品展示与评价
A、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或者粘贴情况进行演示,以便纠正学生绘画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B、展示好的学生作品,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绘画表现。
四、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不同方法来表现雨天,那有谁知道小雨是怎样产生的呢?下课后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希望孩子们做一名善观察,勤思考的学生。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回忆雨中情景,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曾观察到的雨中景像。上课的时候,我特意选了几张下雨的图片,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画,我又加入了观察学生作品和老师范画这两个环节,学生总结的表达雨天的绘画方法还是比较全面的。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记忆和表现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