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茂密的花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感受在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表现创作的欲望。学会用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多彩,本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学生作业中,有用线、用线色结合的,提示才、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处理画面中的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游戏活动
初步感受
对比观察
研究方法
大胆创造
抒发情感
评价作业
拓展思考
1、请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花朵作品。
2、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表现茂密的花。板书:茂密的花
3、播放《花》的录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4、布置学生活动交流。
5、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
6、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
7、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8、教师示范:如何表现茂密的花。
9、学生完成作业
10、小结
11、还能用遮挡关系表现什么景象。
学生通过课前准备了解花的形状、颜色、也练习了画和剪。
看录象,谈感受:花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它们有丰富的外形、多彩的颜色。
进行比较,试试用线画的花。
分析讨论自然界中的花的前后关系。
分析讨论、交流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
学生作业。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一幅表现花的作品。
在游戏中初步感受数量与茂密的关系。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解决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茂密的花
结构: 花蕊、花瓣、花叶、花茎
有大有小 有高有矮
茂密
有多有密 前后遮挡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导入较新颖,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花的感受。
世界上花的种类繁多,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但不同种类的花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因此我以“花园”这一游戏环节作为导入,目的是通过了解花的形状、颜色、也练习了画和剪。为学生接下来的欣赏以及了解各种花的外形结构特点作铺垫。
二、有关的课外知识信息量大,开拓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花、认识花。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选择性地安排进教学内容。我有意在教学语言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合理的应用描写花或由花组成的成语来辅助进行教学,意图使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感受花的另一种境界美。本节课在教学语言上用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成语,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花的语言美,又让学生了解了描绘花组成的成语。开拓了学生视野,从多角度了解了花、认识了花。
三、学生演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前后遮挡关系”这一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所以这一环节我采用学生演示的方法。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若干小花和绘画相结合,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想办法,找出了表现“茂密”的方法——“前后遮挡关系”,学生在想办法、拼摆的过程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想到了办法,自行解决了教学难点。
四、图片欣赏容量大,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创造思维,利用多媒体课件及QQ软件辅助增强对大自然美感的领悟。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花各具特色的外形及种类的繁多,我在课前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花卉图片,并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人联想以及摄影巧妙的花图片作为课件的欣赏部分,以此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花的外形的想象和创造,并从中感受花带给人的美感。由于时间问题我利用QQ软件现场拍摄学生作品上传屏幕品评,既展示分享 了更多学生作品又节省时间。
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
由于遮挡关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也是本课难点,我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我原以为通过课件学习简单演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表现“茂密”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这样可以省去教师演示的环节,为学生创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教学中我却发现有的学生作品“茂密的花”中的遮挡关系不完全,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作业时也出现不完全或者缺少的遮挡关系,但由于是个别现象,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创作时间,我没有做到及时的讲解和演示,最终导致有的学生的作业中出现这样的遮挡关系,教学难点突破不够。
二、作业评价不及时、不到位。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创作自己心中的花,也就是利用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朵最美的花,第二部分是表现茂密的花。由于第一部分的作业主要是为第二部分的作业作铺垫,所以在第一部分的作业的评价上仅是学生作品的展示,缺乏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第二部分的作业在评价上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生间的互评不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意图介绍得太少。
三、学生绘画时间不充足,导致学生作业半成品居多。
由于这是一节公开课,所以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必须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但二年级的孩子在绘画水平上相对来说较低,而且绘画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课时结束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完成课上要求完成的“茂密的花”,或完成的画中“花”还不够“茂密”,如果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我想学生的作业应该会更细致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