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6 老山界 课件 (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6 老山界 课件 (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1 19: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教学课件
语文 七年级下册 RJ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课堂导入1. 了解历史背景,文章整体感知
2. 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 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目标出处: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1937年整理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红军长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预习检测陆定一
(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著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老山界》等等。走近作者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被称为“五岭之极,华南之巅”。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是损伤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背景资料惊惶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衰微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huángmíwùqièlìjiǒngyáhánkuījiǒngshuāidiédǒujiàohè字词字音夜晚天黑下午半夜黎明之后下午瑶民家山脚下半山腰山路上雷公岩山顶瑶家大嫂红军战士红军战士红军战士红军战士、医务人员红军战士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准备爬山夜行军露宿翻越雷公岩任务完成文本探究1.写文章要有条有理、叙述清楚、作者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以什么为顺序?写红军翻越老山界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结构层次 2、记叙一件事情时,文章结构一般是如何安排的?
3、请根据这一安排简单概况文章每部分内容?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果① 交代起因——
② 记叙经过——
③ 说明结果——决定翻越老山界(1段)
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
翻越老山界的意义(33段)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4.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
5.红军战士如何面对困难,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行军难:山高路险,悬崖峭壁
睡觉难:寒气逼人,路窄不平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设备沉重,敌人追击苦5.红军战士如何面对困难,表现出怎样的精神?走路难:?
吃饭难:
睡觉难:?
处境难: 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 本篇回忆录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归纳主旨15(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是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流露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写作特色16(2)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
(3)语言朴实优美,凝炼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本文记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通过记叙红军在翻山过程中遇到的行军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困难,表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堂小结
熟读全文,体会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并试着用此法描写你校的一次大型活动。
(要求150字左右)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随堂练习